信访制度价值的法理学探析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一般认为,信访就是人民群众的来信和走访,是一种利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和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信访制度也就是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和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实现和维护民众民主人权的具体方式。信访制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与人类社会相伴而存。信访制度的运行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产生新的困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构建把信访制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信访制度表现出的制度缺陷已然成为构建法治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信访制度价值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性价值之间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不一致。从20世纪末信访洪峰以来,关于研究信访制度方面的论文数量迄今为止己相当可观。仔细观察这些文献可以发现,纯粹从法理学角度研究信访制度价值的文章十分匮乏。笔者尝试从这个角度对信访制度价值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请见谅。本文的结构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对信访制度价值的法理学基础进行思考。这部分包含信访制度体现了传统的法律文化、蕴含了自由、正义、民主、人权和社会秩序等应然性价值。这些价值都是信访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章是对信访制度价值的实然状态进行法理学探析。此部分通过信访制度运行的实际效果来表明其价值已现实变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源。第三章则是研究信访制度价值由实然状态向应然性价值发展。相关学者对信访制度的定位大致有三种理论即强化论、废除论和改革论。笔者对三种理论进行了分析,还是赞同改革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访制度改革的制度保障和涉诉信访依法终结的措施。
其他文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农村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