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的规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发展阶段。资本在其全球化发展中,既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问题,例如导致资本流入国经济泡沫化、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等等。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中期发生货币危机为止,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其中的规模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于这些国际的国内经济规模而言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些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在一定时期内支援了流入国经济的增长,弥补了资本资源的稀缺,但是也引起了一些不良的后果,这主要表现为:首先刺激了这些国家的国内总需求,造成了经济发展的过热;其次当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还没有作好准备的时候,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也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较为脆弱。鉴于大量资本流动可能对国内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政府显然应当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和控制方式,避免危机的产生。本文正是要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分析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10年的这段时间,国际资本流动对东南亚经济稳定的影响,从国际资本流入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冲击的传导路径出发,分析针对传导路径的不同环节可以选择的相应得稳定性宏观经济政策,并结合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政策效果进行评述,从而得出宏观政策方面的一些启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关理论、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相关理论。第二章介绍了国际资本流入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从成因和特征两分面进行了分析,第一节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影响一国资本流入的因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一种为内部因素,一种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