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链风险元反馈型传递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yizhong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管理者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不确定性存在于任何项目中,而且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风险,作为项目管理者对风险产生的影响不得不加强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以及信息和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建设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同一个企业同时管理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是千余个项目已是屡见不鲜,多项目统筹管理可以节省企业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拥有者不断追求更多的项目能够同时进行建设。但是多项目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风险,紧密的资源调度、准确的工期起止迫使管理者必须拥有更科学、更严谨的风险管理方法。不管计划有多周全、管理有多严格,受人类生理和心理的限制,风险还是会不期而遇,本来发生在一个项目中的风险,最终会影响到其他项目。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时,风险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影响下去。风险元传递理论可以揭示这种风险连锁反应现象,本文把风险元传递理论与建设项目相结合,先研究单个项目的风险传递情况,再延伸到去研究多项目之间的风险传递情况,来寻找多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传递路径,以及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多项目的风险规避方法,并基于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多项目管理提供风险决策信息。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链反馈型风险元传递的相关理论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多项目及其相关项目管理的概念,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项目链的图示和数学定义;然后概述了风险元传递理论,提出了反馈型风险元传递新路径的存在,它丰富了原风险元传递理论研究的内容,揭示了风险元传递的又一种客观现象。(2)以多项目建设的工期链反馈型风险元传递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根据项目链的概念给出工期链的定义,并描述了项目间工期链的存在;分析单项目中工期反馈型传递,建立单项目的工期反馈型风险元传递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由单项目的研究引出多项目间的工期链反馈型风险元传递研究内容,建立了多项目工期链反馈型传递模型;最后使用梯形模糊数理论给出项目重要性的评价方法,模拟并分析了所建模型在不同时间发生不同风险的影响结果。(3)在企业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研究了多项目间资源链的反馈型传递模型,由单项目向多项目研究延伸,采用系统动力学、形式概念格、元胞自动机和AHP等理论和方法建模,并仿真和分析了单项目和多项目的资源链反馈型风险元传递。(4)由于研究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风险,论文基于项目链的理论基础,以青海-西藏电网互联工程为例,用三角模糊数、物-元扩展模型等方法相结合给出了项目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站在企业高度,规避项目链风险传递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项目资源优化配置,并以智能优化算法研究资源受限项目资源调度问题和资源均衡问题,以达到有效抵制项目风险发生,或是大幅度降低项目链风险元传递对项目建设影响的目的。(5)将已研究的理论和已建立的模型引入到实际的管理之中,设计并实现基于项目链风险元反馈型传递理论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设计原则和系统设计架构,并就系统开发中所涉及到的程序间整合调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进行了系统展示。
其他文献
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动力特性是一由来已久而又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动力设计的安全度。目前的动态试验成果很多,但由于试验设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要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把好风险防控的每一道关,精准有效地处置金融服务各个环节潜藏的风险。
随着数控系统的不断发展,数控系统对精度和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这都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单核处理器平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同构的四核ARM处理器平台,在添加了实时补丁的Linux
“教育善”是教育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反映的是教育活动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以及社会对教育者具有“应然”意义的价值期待。教育善的实现不仅应着眼于外在伦理规范的构建,也应注重
因“胡风集团案”这一政治因素的影响,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绝少有对胡风问题的学理性探讨。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学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研究为主线
针对棉尼龙双弹织物易产生皱折和缸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连续轧染工艺。新工艺先退漂后烧毛,浅色可用还原或活性染料一次完成,而深色则先酸性染色再套染活性,随后进行柔拉、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文章利用有限差分原理对轴向激励作用下屈曲梁的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并考虑了梁转动惯量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利用Galerkiin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成常微分方程进行分析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