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R&D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我国泛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科学”特征日益凸现,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正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来源和动力,是评判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和创新力的主要依据。其中,R&D 资源是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核心要素,R&D 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是原始性创新的源头,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现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评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提高R&D 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优化配置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尤为关键。R&D 活动实质上主要活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是高科技产业较集中的区域,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层面的R&D 资源配置,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长三角整体发达程度较高,具有典型性,其经济发展对国家的整体进步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该区域的R&D 资源配置,对于评价区域创新程度和资源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使用泛长三角地区这一概念,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对该区域R&D 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这些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五类,上海以明显优势位于第一类,苏州紧随其后,其中安徽省各城市的R&D 资源配置与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各城市差距明显,若要很好的融入长三角这一体系,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本文从R&D 资源配置效率入手,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泛长三角地区的42个城市的R&D 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横向来看,城市之间R&D 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很大,这主要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相关;纵向来看,城市每一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同时R&D 资源配置效率也有着缓慢上升的趋势。通过变异系数对于每个省内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即使同属一个省份,城市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不过这种差距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R&D 资源通过区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共享对于提高R&D 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性。提出了包括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强化官产学研联盟;发展区域研发公共平台,实现R&D 资源共享;吸引外资,促进对外贸易;加强学习交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形成市场驱动下的良性循环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产品交易中,保修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商家都在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保修服务的产品,以争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保修期的长短不仅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关系着企业的效益。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当产品质量相同时,消费者对产品保修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延长商品保修期”服务,即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只要多交一部分钱就可把保修期延长。这相当于对质量相同的产品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初创企业仅利用自身拥有的有限资源和研发能力已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外部寻求资源已经成为提高初创企业成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