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代孕的合理使用和法律调控原则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2月20日,国家卫生部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其后又陆续颁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等一些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文件,均明确禁止代孕。我国官方对之所以作出全面禁止代孕的规定的解释:一是禁止代孕仅仅涉及极少部分人的利益,不会对多数人造成影响;二是代孕会带来诸多问题,不禁止,一旦出现问题将难以解决。1这一解释似乎差强人意,首先利益取舍标准应考虑的是其实质正当与否,而不是利益主体的数目多少,再则,代孕虽然对传统的生育文化发出了强大挑战,给社会、人伦带来巨大冲击,但其在科学史和医学史上的创新价值和划时代意义却不容忽视,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已日益凸显。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已经表明,代孕并没有因法律的禁止而偃旗息鼓,反而是在半明半暗的夹缝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其法律规制的缺乏,引发了诸多损害妇女权益,侵犯孩子利益的新情况。仅仅因代孕存在“副作用”,就一概予以禁止的做法,显然弊大于利。由此可见,只有对代孕进行合乎实际的法律规制,才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为人类服务的功效。本文通过历史的方法、对各国立法的比较分析方法等方法,分五章全面阐述代孕合理存在,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土壤,现有的各种争议和法律困境,必将随着伦理的开放和兼容、法制的健全与完善,逐步消除。第一章是代孕的概述,阐明代孕产生的背景、定义、类型,由此说明代孕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崭新结晶,需要纳入法律的视野。第二章是各国关于代孕的立法态度和立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第三章是与代孕有关的伦理和法律基础问题的解读,通过对代孕牵涉的伦理道德、生育权、身体权等法律基础问题和法律基本原则,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深刻解读现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铺就代孕合法化的理论基石;第四章是代孕合理存在的价值分析,阐明代孕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章是对代孕法律调控原则的论述,旨在表明应区分代孕的不同类型,不同情形,逐步推进其合法化。最后是结语,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阐明在当前我国法律理论框架下,代孕完全有理由走上合法的席位,得到合理的法律规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20世纪以来甘青流行的汉语故事歌的分析,提出在民间文艺学界建立故事歌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廓清了故事歌的学术流变,对故事歌的文本类型及其文本呈现出来的叙事
从城市环境的特点出发,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托,概述了如何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渗透和运用生态学原理,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同时分析了当前园林植物生
由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高度依赖,专业服务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有效管理专业化劳动力。这些专家对专业负责、倾向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因此,专业服务公司如何构建合理的组
今天的企业网络中通常部署着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上百个应用。在这些独立的系统之间很少有标准的通信协议,因此在这些不同供应商的应用之间交换数据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缺少分布
河流沿岸土壤环境质量与植物生长发育、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对于检测河流水质状况以及评估河流沿岸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河流沿岸地区经济的快
“一+VP”及相关构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历时研究比较薄弱,本文运用统计、归纳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历时角度对“一+VP”及相关构式进行研究,包括“一+VP”构式、“V一
干旱作为一种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人类生活等有深远影响。目前常用的干旱监测指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无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干旱。论文利用基于
文[1]根据文[2]方程思想探究指出:寻求t=G(x,y)限制在F(x,y)≥0上的最值问题,总是将自变量(x,y)约束在条件F(x,y)≥0(区域)的边界F(x,y)=0(曲线)上,从而寻求t=G(x,y)(F(x,y)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万宁市人才队伍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万宁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万宁市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宁市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