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油橄榄在我国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过程中存在品种混杂、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许多问题。就施肥技术而言,施肥量多少适合,目前研究甚少,缺少科学合理的施肥数据。生产上依靠主观经验进行施肥现象突出,造成油橄榄树的大小年现象明显、落花落果、树体早衰、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施肥技术研究已成为当下油橄榄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研究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施肥量,对油橄榄优质丰产具有重要的现实生产意义。本研究以四年生的克罗莱卡和科拉蒂两个油橄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七个不同施肥量处理{CK(N:0、P2O5:0、K2O:0)、T1(N:12、P2O5:4.6、K2O:7.2)、T2(N:24、P2O5:9.2、K2O:14.4)、T3(N:36、P2O5:13.8、K2O:21.6)、T4(N:48、P2O5:18.4、K2O:28.8)、T5(N:60、P2O5:20.3、K2O:36)和T6(N:72、P2O5:27.6、K2O:43.2)(单位g/株)},通过滴灌方式进行施肥,研究其对油橄榄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T1、T2、T3、T4),克罗莱卡和科拉蒂两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全N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施肥量(T5、T6)下,叶片全N含量无显著增加或呈降低趋势。总体而言,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能显著提高叶片中全P含量;除个别时间段外(克罗莱卡在7月、科拉蒂在6月),处理间全P含量差异不明显。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在T1、T2、T3处理下叶片全K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继续增加施肥量后,叶片全K含量降低。不同处理下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叶片中全N、P、K含量在时间上(6-11月)的变化趋势为:全N、全K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两品种叶片全N含量均在11月最低。P在6月至7月均呈现升高、在7月至9月均呈降低、9月至10月期间趋于平稳的趋势,在10月至11月期间有略微上升。(2)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生理特性的影响。总体而言,T1、T2、T3处理能显著提高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素含量,T4处理对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影响,T5和T6处理会降低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T1、T2、T3、T4处理能显著提高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T5和T6会降低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类胡萝卜素含量。T1、T2处理的施肥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不同处理下的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在6月至7月随着时间的推进呈上升趋势,7月至11月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两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6月至10月随着时间的推进均保持平稳趋势,10月至11月、呈现升高趋势。两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11月中旬较高。总体而言,克罗莱卡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均(Gs)在T1、T2处理下较高,在T3、T4、T5、T6处理下降低。科拉蒂的Pn、Tr在T1、T2处理下较高,在T3、T4、T5、T6处理下降低。科拉蒂的Gs在T1、T2、T3、T4、T5、T6处理下均降低。T1、T2、T3、T4、T5处理能显著提高克罗莱卡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T6处理则表现出降低;而施肥量对科拉蒂各月的Ci影响上不如克罗莱卡明显。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水分利用率(WUE)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的规律性差异较大。不同处理下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Pn在6月至10月随着时间推进无明显变化;在10月至11月呈降低趋势;两个品种的Pn总体均在11月中旬最低;6月至11月,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Tr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Gs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降低;克罗莱卡的Ci随着时间的推进无明显变化,科拉蒂的Ci在11月较高。克罗莱卡的WUE在6月中旬、7月中旬整体较高,科拉蒂的WUE在8月中旬整体较高。(3)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量的影响。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株高增长量与新梢生长量均在T3处理条件下最大。克罗莱卡的发枝数在T4、T5处理条件下最多,科拉蒂的发枝数在T3处理条件下最多。T1、T2处理能显著促进4年生克罗莱卡与科拉蒂挂果。综上所述,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影响了克罗莱卡与科拉蒂两个品种油橄榄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在本试验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较适宜4a生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适宜施肥范围均在T2-T3之间,为油橄榄的栽培管理和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