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科学实验、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学习中温度这一物理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特殊条件的场所,测温的相关问题就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就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与被测温场间的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实验、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学习中温度这一物理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特殊条件的场所,测温的相关问题就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就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与被测温场间的相关性来说,可以将温度测量法分成接触和非接触这两类测温方法。非接触测温在很多方面都优于接触测温。非接触测温法具有不接触受测对象、较快响应、测量区间宽和对受测对象温场不产生影响等优点。非接触测温法中的辐射测温法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测温法,其较为常用的仪器是辐射温度计。利用这种测温方式可以不干扰被测温场,不影响温场分布。但是传统非接触测温会存在操作不方便,探测器响应时间久等不足。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不足设计了一种简单、便捷的非接触测温装置。首先,利用辐射测温的原理为依据,对辐射温度计进行相应设计。其次,通过利用TracePro软件对装置进行模拟,并对光学系统设计的可信性进行验证,极大的提高了设计的测温装置的可信度。最后进行自校验,在提高测温装置便携性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针对上述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8到14μm工作波段的红外辐射温度计的实验光学系统展开设计,在探究分析已存辐射温度计光学系统构造的前提下,将本次课题中使用的辐射测温光学系统设计出来,对光学系统中的结构元件进行了简化,方便组装实验装备,控制实验中的客观变量和调控实验光路,构建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过初期性能测试后,该系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在测温时,使用氟利昂热管黑体辐射源,测量获得的黑体辐射源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优于0.2℃。当黑体辐射源稳定控制在34℃,38℃、42℃时,所设计的辐射温度计样机可以正常工作。通过实时单点修正的方法,测得示值误差为0.68℃,对红外辐射温度计中的示值漂移消除,实现自行校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临床关系的影响。方法:检测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用SPSS12.0对孕产妇及脐带血铅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孕产妇血铅与脐带血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关联。结论:虽然胎盘对铅有一定阻隔作用,但一部分铅通过胎盘能够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减少孕期铅暴露对预防胎儿铅负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铅 孕产妇 胎儿 胎
摘 要 探讨40例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护理重点:针对40例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给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呼吸支持和气道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理护理及有效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寻找安全,有效的方式减少感染机会,降低和延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使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摘 要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 doi:10.
1采取措施,预防疾病1.1牛场布局和要求1)生产区和办公区要严格分开,场门、生产区和牛舍人口处应设置消毒池。2)粪场、病牛舍、兽医室应设在牛舍下风口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87 深静脉置管术在臨床上已广泛应用,因为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静脉给药、肠外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尤其众多。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我科共完成20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2月收治住院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03例,男148例,
<正>前不久,我去市里开会,巧遇大学同学莫雄。莫雄十几年前下海经商,眼下是本市一家上市企业的老总。莫雄非常高兴,一定要留我吃晚饭。盛情难却,我答应了。酒席设在市中心的
摘 要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比較。方法: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36例,对照组用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结果:治疗组69例,显效47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2%;对照组67例,显效35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6.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资料齐全的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出血类型和临床意义。结果:45例SAH中,原发性39例,继发性6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显示脑积水者4例。结论:新生儿SAH适时的CT检查大多具有典型表现,诊断符合率可达95%;但有时可有假阴性;并应与纵裂、直窦相鉴别。 关键词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体层
目的:探讨甘南藏区脂肪肝与性别、年龄、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参加全县体检的职工2122例进行的肝胆超声检查及血脂、血糖的化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提高健康人群的保健意识,改善其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1月体检中心体检结果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的高尿酸血症患者550例,并设立病例对照组250例,通过询问调查、现场测试、实验检测等手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BMI、血压、甘油三酯均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