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网球课人口数量的剧增,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本文旨在为转变高校网球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成都市部分高校(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网球课教学的硬件设施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软件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普通高校中引入“快易网球”教学法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在普通高校网球课中实施的可行性,为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依据。本课题的实验对象为随机抽取的西南交通大学2011级网球普修2个班级学生,每班60人,共计120人并将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快易网球”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网球教学法,在两个班级的教学实验结束后,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结论。本研究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统一性,在进行实验前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网球基础技能和体质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调查及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高校网球人口数量的剧增,现有的网球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硬件设施的缺失严重影响高校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3、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掌握网球技能的各个方面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学生在运动参与、基础理论考试等方面成绩都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4、普通高校引入“快易网球”教学方法,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提高国民体质作出其应有的贡献。建议:1、建议高校网球教师多参加国际ITF“快易网球”教练员培训班等相对专业的培训活动与专业网球教练交流学习。2、根据学生的体质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班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