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式研究——以郑汴新区区域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结构不断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扩展模式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等众多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尝试进行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模式探讨及其驱动机制分析,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择中原城市群核心地带中郑州市、开封市之间的快速城市化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的研究区TM影像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位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并探索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发现和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区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在持续增加,它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减幅较大,减少量最多,减少的耕地基本上转化为了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涨幅大,增长量最多,主要是由于研究区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水域基本没有变化。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太小,未利用地呈现减少的趋势,林地面积小幅度的上升。   (2)利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化程度越来越高,土地利用集约性越来越高,研究区内建设用地的比例在研究时段内逐步的提高。   (3)研究区在2004-2010年内城市建设用地呈现出明显的扩张,新增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以郑东新区、开封新区和中牟县城三个点为中心向外呈现出圈层结构的蔓延;研究区内郑开大道是主要的交通线,在研究时段内,沿郑开大道的建设用地的带状扩展已初现端倪;研究区内离郑东新区与开封新区较远的这些村镇呈现出了低密度连续蔓延模式。   (4)研究区时段内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变化呈现出沿交通轴线对向发展的趋势,空间发展上是基本符合“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由于三个点的综合实力存在差距,郑州最强,开封次之,中牟县最弱,加上政策上的影响,所以郑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沿轴线扩张明显,汴西新区也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中牟县扩张幅度较小,可以预期,最终这一区域会形成一个密集产业带。   (5)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是多重因素驱动的结果,主要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和政策与规划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上述因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差异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其本质是区位、经济基础、政策等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导致的非均衡增长。辽宁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东北
我是个热爱运动的人,每天上学放学都骑车。父母从不担心我骑车的技术,也相信我一贯的谨慎。我放学回家最快乐的事,便是和妈妈分享途中的见闻。  可那天回家,我一反常态,撇着嘴,不屑地将书包一扔,怨气冲天地坐在了椅子上。妈妈听到我回来的声音,放下手中的活一看,不得了:身上很脏,衣服上还破了个洞。老妈有点不悦了:“咋回事,弄成这样?”  我委屈地说道:“摔的!就在高速路下面的涵洞那儿。桥洞本来就不宽,又有上
在桂东县政府的领导下,及各方努力,经两年的建设,桂东县于2002年被列入全国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并于同年确定了建设生态县的发展目标,提出“三个桂东”(即生态桂东、开
自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农民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建立以来,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在170多年的时间里,从欧洲逐渐蔓延到世界各国。我国合作社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
本文主要介绍RTK在矿区详查测量中的应用,指出了RTK在各项应用中的特点,并对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
主体功能区划已经成为当今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我国规划决策体系中,区域发展战略一直是各级政府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有一些学者基于 GIS平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