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创立于冷战期间,致力于缓和成员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实现地区政治稳定。1967年,五个创始成员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共同签署了《曼谷宣言》。这标志着东盟的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开创了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时代,为东盟今天的共同体建设进程奠定了重要前提。东盟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加强该地区和平与稳定基础的崇高目标。在冷战的紧张局势下,包括意识形态冲突、越南和东南亚其他地区重新爆发“武装斗争”以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关于沙巴和砂拉越的地区争端,东盟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政治联盟。在20世纪70-80年代,在越南入侵柬埔寨期间,东盟居间调停,在地区和国际上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力。作为东盟创始成员之一,泰国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泰国再次担任东盟主席国,致力于推动东盟向前发展,为泰国和整个东盟地区的国民带来福利。尽管东盟成立时的目标是加强区域合作、解决冷战时期的政治和安全问题,然而,在当前国际关系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该组织广泛扩大其框架,以增加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影响力。本论文的目的是梳理和分析东盟和东盟共同体的建立,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并探讨泰国教育部在东盟共同体背景下的针对性政策。为实现此研究目标,作者参考了一手资料和二手的研究成果。其中,一手资料主要有:官方声明、政策文件以及泰国政府和东盟的新闻报道,包括英文和泰文的资料。论文的主体包括两大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教育在东盟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将简要介绍东盟的背景、东盟共同体的愿景、教育在东盟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东盟关于教育的重要会议、东盟区域的教育活动和伙伴对话等。第二章重点介绍泰国政府在教育方面对东盟共同体建设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货币贬值冲击了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在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对泰国的影响极其深重;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崛起,起经济规模、增长率、低成本的资本和商品吸引了外国投资。这促使东盟重新反思其维护该地区和平稳定和支持各成员国发展战略的使命。为此,1997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30周年首脑会议上,东盟领导人批准了《东盟2020年远景目标》,旨在进一步深化东盟成员国的一体化和东盟共同体的建设。东盟共同体将以三大合作支柱为基础: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在泰国华欣和差安举行的第十四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领导人通过了东盟共同体建设路线图。这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划,有具体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导每个成员国采取措施实现区域一体化。东盟领导人一致认为,成员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以融入进一步的合作,要为东盟区域内的6亿国民建立一个关爱、共享、包容、和谐的社会,使各成员国国民的安康、生计和福祉水准均得以提升。成功建立共同身份的关键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比如使用英语作为共同语言,以促进普遍理解。在2009年第十五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加强教育合作的差安华欣宣言》,以促进教育领域的区域合作。由于教育在支持东盟共同体的所有三大支柱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盟各国教育部通过了《东盟五年教育工作计划》和《东盟课程手册》。会员国还采取了促进该区域教育机构之间合作的举措,即东盟大学联盟。因为它们必须以此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泰国教育部根据《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提出了一项战略计划。战略计划包括五项战略,以指导《关于加强教育合作的差安华欣宣言》的执行。泰国政府非常注重提升教育,指导本国学生提高对外投资的能力。泰国政府为制定五年企业计划拨发了巨额预算。其目的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机构的发展,推动泰国发展成为区域教育中心,希望有近十万名国际学生来泰国攻读学位发展。不幸的是,泰国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相当低。2017学年的国家普通教育考试显示,泰国学生的英语平均得分为24.53分(满分100分)。其中一个原因是,泰国学生不需要经常说英语,因此没有为保持工作语言水平而时常练习。泰国通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心积极推动教育和学习,后者与东盟区域对话伙伴国家建立联系,区域教育合作将有助于泰国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