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损脑络”临床特征治疗前后对比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现代临床脑缺血损害发病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范例,观察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能与毒有关的临床特征(5个非特异性症状:情绪不稳、表情呆滞或反应迟钝、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嗜睡、头昏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寻找非特异性症状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联系。同时观察苦碟子组和血塞通组治疗前后非特异性症状的变化情况,探讨清热解毒活血法在中风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从而反推中风病急性期“毒损脑络”的病机。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发病72小时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苦碟子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进行干预治疗,分别于发病72小时内和发病第14天采集相关信息,主要包括非特异性症状、高敏C反应蛋白和NIHSS量表,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非特异性症状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中风病急性期,非特异性症状出现的比例为83.3%,其中头昏沉、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出现的次数最多。治疗后非特异性症状在数量和程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对于治疗后组间的比较,通过好转和无效来判断,结果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头昏沉两个症状在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0.036、0.033(P<0.05),而其他三个症状治疗后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发病72小时内,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和未出现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P=0.017(P<0.05),差异显著,而在发病第14天二者比较P=0.763(P>0.05),无显著差异。非特异性症状与Hs-CRP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非特异性症状数量与Hs-CRP的数值之间在发病72小时内存在正相关,P=0.0359(P<0.05),而在第14天时二者无相关性,P=0.2657(P>0.05);五个非特异性症状分开研究,只有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与Hs-CRP之间在72小时内存在正相关,P=0.0428(P<0.05)。关于NIHSS分值的比较,苦碟子和血塞通均能降低急性期NIHSS分值,P值分别为0.003、0.009(P<0.05),差异显著,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可能与毒相关的非特异性症状伴随中风病的发生出现或加重,随着治疗后病情的好转而减轻,非特异性症状的出现伴有Hs-CRP的升高,非特异性症状的减轻伴有有Hs-CRP的下降。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中风病72小时内,Hs-CRP值越高出现非特异性症状的数值越多,且Hs-CRP越高,出现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的可能性较其他四个非特异性症状大。同时通过对照观察,发现清热解毒活血较单纯活血化瘀能更好的改善头昏沉、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症状,另外三个非特异性症状两组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从清热解毒活血法改善非特异性症状的疗效反证其契合的病机可能为热毒。
其他文献
随着水上交通的日益发展,水域监测日益成为海上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一部分。本文构建一种通过雷达、摄像机等设备,对水域船舶的交通进行管制,实时提供船舶交通组织、助航和信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水运和海洋工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新船型和新型海洋平台不断出现,原有的规范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新型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安全性计算的需要。尤其对
目的:利用膨润土对戊二醛的吸附性,研究制备固体制剂的可行性,为研制戊二醛泡腾片制剂提供依据。方法:(1)用一阶导数光谱法于245.40 nm处测定戊二醛含量。(2)通过对吸附温度
从微电解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出发,以微电解反应中溶出的铁离子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确定出微电解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对独立的SBR工艺和微电解-SBR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细胞核高尔基体受体复合物1(Golgi SNAP receptor complex 1,GS28)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5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
为实现对采煤机截割煤岩过程中粉尘质量浓度的最优控制,开发一种基于多参数耦合匹配优化的采煤机智能降尘控制方法。以最低粉尘质量浓度为目标,以牵引速度、滚筒转速以及截割
穆旦是“九叶”诗人中最具有现代诗风的一叶。他似乎极少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染,却从外国诗歌中得益匪浅。他善于吸收外国诗歌、尤其是西方现代诗歌的长处,用自己生命的酵素去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针对高等院校化工、轻工、环境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化工检测仪表的基本知识,化工自动化控制理论基础以及典型化工系统的控制
<正> (一)在消息标题的制作上力求形象化。如《文汇报》1980年9月19日发表的《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湖北日报》1985年7月3日发表的《请消费者为“荷花”洗衣机“拿
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直至现在,电视法制节目已经发展成为最受我国观众欢迎的节目形态之一。然而迫于收视率的压力,加之本来就存在在人性层面中的“看客心理”,电视法制节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