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邓小平土地理论是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及其相应的土地政策,为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开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局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毛泽东邓小平土地理论的形成、实践、发展和具体内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进程,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土地理论的形成、丰富、发展和内容,凸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及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重要性。首先,系统分析概括了毛泽东土地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场以砸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中心内容的革命,确立了通过党领导人民革命彻底否定两千多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及依附在这一土地制度上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革命目标。在抗日战争期间,通过正确的土地政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民族力量,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也为党领导人民革命,实现人民彻底解放奠定了基础;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人民解放战争,彻底否定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及其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上赖以生存的封建思想文化。其次,通过对为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土地国有化”中形成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再次,通过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安徽小岗村民“包产到户”的充分肯定,开始的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逐步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有限使用年限的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改革的理论政策分析,指出了新时期中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全面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