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其与心血管疾病、肿瘤列为当今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加强对不孕症的研究,有效预防和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显得越发迫切。中医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疗中始终存在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地位。历代医家都对不孕症诊治都作了大量阐述和记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处于重要承上启下时期的明清医家不孕症证治经验尤其丰富,对近现代不孕症的治疗和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对不孕症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相比其他疾病研究起步较晚,仍存在着各家学说观点比较分散,理论整理和凝炼不足,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对前人经验理论的传承性。特别是对明清医家不孕症证治规律研究还远远不够,至今尚未见专门研究和报道。同时,由于过分依赖西医诊疗手段,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密切程度有待提高,在中医高等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古籍文献尤其是明清文献进行不断整理和深入挖掘,对前人宝贵的诊疗经验不断学习和总结,坚定中医立场,坚持中医特色,深入探讨不孕症的中医证治规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理论体系做出有益的探索,提供积极的研究思路。对象:依据一定纳入标准,选取明清时期载有不孕症证治内容的医籍文献共计48部,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经验总结、描述性研究和数量研究等课题研究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与前人相比,明清医家在不孕症证治中,存在着以下特点:一、病因认识上更加全面,相对六淫,更偏重于以内伤七情为代表的内伤病因;二、病机认识上更趋于对脏腑、气血和经络的综合把握和分析:三、证候认识上开始侧重于对月经周期的认识,对月经期、量、色、质、症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认识更接近于临床实际。并进一步结合病机变化特点的分析,逐渐发展形成辨证分型加以论治的治疗思路,理论体系自成一体,特色比较显著。而证型划分上则以虚证居多。四、治疗上谨循立法,随证遣方,理法方药渐趋成熟。用药中尤其重视女子生理特点,擅从肾、肝、脾三脏协调入手,多以补益之剂,注意顾护气血。创立诸多名方。结论:明清医家在不孕症证治中,侧重对月经周期变化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结合病机变化特点分析,逐渐发展形成了辨证分型论治的证治规律和独特理论体系。对近现代不孕症证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具有一定新意。不孕症的辨证论治规律对近现代中医治疗不孕症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现代中医治疗不孕症常用的“补肾调周”理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医学术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古及今,为现代中医不孕症研究思路的开拓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