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娱新闻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也有了大的跃进提升。然而,在报道的具体形式、内容等方面,文娱新闻有些什么样的变化,文娱新闻的采写方法是否与人民群众对文娱新闻的需求相适应了呢?本文从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SIFF)新闻报道入手,以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索以上这些疑问,以期为今后文娱新闻采写的改进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研究发现,13年来,SIFF新闻报道取得不少可喜之处:报道逐渐淡出头版等版面,转而进入文娱新闻版,反映了文娱新闻运作的专业化进步;报道数量逐年攀升,其中,本报记者自采稿占报道绝大多数;新闻照片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娱新闻数量和形式的渴求。但同时,SIFF新闻报道也有不少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负面报道缺乏建设性;过于僵化地坚持短新闻的晚报风格;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重要体裁并未引起编辑记者的足够重视;活色生香的明星报道严重挤压其他报道题材的生存空间等等。此外,在标题、导语的优化以及新闻结构的丰富多样性等方面,今后的SIFF新闻报道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