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众环境权益意识的日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备受瞩目,合理环境诉求日益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因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引发的公众与企业对立、公众与政府对抗的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频繁发生,冲击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质是多元利益群体间矛盾和冲突的一种表达,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必须协调好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因此,各参与主体面临了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有效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社会大背景下,立足多中心治理的理论基础,用多中心协同治理框架来探讨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无可厚非。本文以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分工与合作为研究主题,各主体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合作博弈、协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论述的重点围绕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展开,一是明确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这四个参与主体在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二是治理主体之间形成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多中心协同治理结构。论文在形式上通过六个章节来安排。第一章,主要交代本论题得以确立的依据和写作的逻辑前提。第二章着重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界定以及其特殊性论述本文选取环境群体性事件这一论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研究问题。第三章立足多中心理论的内涵,结合当前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治理过程中多中心理论的适用性并对目前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四章,总结西方邻避冲突治理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为多中心协同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经验借鉴。第五章立足多中心理论,明晰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四大主体的职责,探索建立环境群体性事件协商对话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有效沟通、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的平台,有效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第六章,总结研究现状,展望未来。
其他文献
德国职业教育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且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思辨的文化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马丁路德的"天职观",以及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等,造就了德国高度重
本文针对网格虚拟和协同的核心技术问题,对组成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平台的网格结点计算池的构架与机制、组成网格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及网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治理活动,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形势下,我国的城市化趋势也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难以满足支撑和推动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源远超市是一个中小型超市。基于自身经济实力和超市特殊性的要求,管理者迫切需要一套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来控制经济成本和实现对超市的轻松有效管理。在此背景下,依据专业所学
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非营利组织的减免税政策。但仍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
当前,由于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国家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日益严格,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会计人才,国家对此制定了相关的会计资格考试制度。只有通过相应的
合成孔径声纳(Synthetic Aperture Sonar,SAS)是进行水下成像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与SAR系统类似可以在大范围成像并且拥有恒定的分辨率,拥有其他声纳系统无法比拟的大范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基础零件,它构成发动机的主体框架。而发动机是汽车的最核心部件之一,是汽车的运行的动力来源。它就像人体的骨骼,房屋的钢筋水泥,通过发动机的缸体把各个
文章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常用教学方法与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