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化衔接空间指的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空间及城市交通系统衔接部分的立体式的公共空间形态。目前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城市化进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城市机动交通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交通系统出现立体化的演变趋势。与此相应,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而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积极介入城市系统,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界限日渐模糊,从而出现了这一种融合衔接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新的空间类型。 立体化衔接空间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系统中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建筑之间人流、物流的汇集和疏散节点,也是城市景观、特色环境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此类空间的设计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和设计方法支持,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使得此类空间的建设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对这类公共空间的分析研究,以期初步探索出一些关于立体化衔接空间建设的设计理论,对今后此类空间的规划、决策和组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笔者从对立体化衔接空间的产生背景入手,系统论述了立体化衔接空间的范围及相关概念和发展趋势;随后阐述了当前衔接空间的建设情况和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研究;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笔者就自己对此类空间的认识并结合前人相关的理论研究对立体化衔接空间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作为基础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衔接空间的设计方法;文章的最后,笔者针对立体化衔接空间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定性评价标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所做的这些分析研究,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对城市建设理论的积极探索,是有益而具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