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在水稻和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都集中在禾本科作物上,如小麦,玉米和水稻。这些作物经长期的人工栽培和少数基因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这些农作物遗传资源越来越狭窄,受病虫和非生物逆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世界人口的不断膨胀对粮食需求日益增大的问题,人们正在不断地挖掘野生物种的优良基因资源,不断地通过直向遗传方法将已克隆的基因在其它物种中进行利用。本研究为了了解禾本科作物中两个抗盐相关基因的比较遗传学特点,小麦和水稻与其野生种的杂种遗传学特点,以便充分利用抗盐相关基因和小麦与水稻的野生物种的优良种质资源,探索这些优异资源的使用方法,采用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其它遗传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1.利用RHL cDNA克隆作探针,分别在水稻、玉米和大麦染色体上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RHL基因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长臂上;在玉米中检测出2个位点,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长臂的近末端和第7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处;在大麦中定位于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按照Gale和Devos 1998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中禾本科基因组环形图,发现被定位的玉米和大麦染色体均包含有水稻第9染色体的同源区,基本符合3个物种之间的基因秩序的共线性。但由于基因组大小不同、基因密度不一致以及微共线性保守性程度低,其在各自染色体位置上存在偏差。为了进一步证实RHL基因在玉米和大麦中的存在,通过Touchdown 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一致为518bp的带。用生物素标记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豇豆(Vigna aconitfolilia)中克隆到的P5CS基因作探针对水稻进行物理作图。该探针大约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的短臂近端点处,信号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距离为51.79±1.24%。 2.栽培稻(Oryza sativa,AA,2n=2X=24)和小粒野生稻(O. minuta,BBCC,2n=4X=48)属间有性杂种以及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GG,2n=2X=24)属间有性杂种由陈葆棠博士提供,两个杂种通过胚抢救获得。通过形态学观察、染色体计数证实了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杂种状态,进一步应用GISH通过不同的颜色明确地显示了F1杂种中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来源的染色体。RAPD带型也清晰地揭示杂种中具有双亲的带型。稻瘟病接种实验发现杂种获得了小粒野生稻的部分抗性特点,其感病特点介于双亲之间。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杂种染色体计数发现数目变化很大,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24条,另一种是28~47条,后一种杂种植株占绝大部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加倍成为四倍体,然后基因组部分分离可以解释该杂种混倍体形成的机制,整个过程类似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GISH结果显示能用两种颜色将杂种中的亲本染色体区分开来,丢失的染色体多半为栽培稻染色体,表明庆粒野生稻在杂种细胞中为优势细胞种。RAPD结果也显示杂种之间的带型差异很大,主要有两种情况,与染色体计数和GISH结果相吻合。结合GISH和RAPD带型统计,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而言,疵粒野生稻(GG)是一种比小粒野生稻(BBCC)更远缘的物种。 3.多花黑麦草作为一种野生牧草,具有许多小麦所不具有的抗病和其它特异优良性状。葛台明博士在1997年通过不对称融合获得小麦和多花黑麦草体细胞杂种。为了使黑麦草的优良险状能最终转移到小麦中,需要用小麦不断地回交以获得回交后代。体细胞杂种生长势差,生根困难,通过不断地使用生根培养基促进生根,然后移栽到大田中,利用不同播期的小麦花粉回交杂种,获得回交后代。通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低于预期值,不足42条,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l4条单价体,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有落后染色体出现。为了了解细胞内染色体构成,GISH显示未发现黑麦草染色体的存在。AFLP结果显示体细胞杂种中黑麦草遗传物质相当少,只在少数几个杂种中检测到不超过2%的黑麦草带型,故体细胞杂种为胞质杂种。杂种染色体数目不足42主要是由于组织培养过程中染色体丢失造成的。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迈入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和引导文化消费成为主流趋势。持续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合理开展文化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因为其优良特性,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目前全球研究的热点技术。该技术通过电感线圈的共振耦合,能实现较远的传输距离,弥补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的缺陷。但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系统受外界障碍物、接收端负载变化、传输距离变化以及线圈偏移等各方面的因素,引起电路失谐,导致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急剧下降,影响整个系统的传输性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系
竹原纤维因其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纺织行业应用广泛。因此,对竹原纤维的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介绍了一些改性方法,以对纺织业的新材料开发提供有效理论支撑
专注科研彰显专业魅力——2016年护理科研立项取得可喜成绩2017年2月刚过完农历新年,从常德市科学技术局传来好消息,常德市2016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揭晓,常德市第一人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核桃、榛子、扁桃、白果(银杏)、板栗的带壳果实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