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推广与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投资者保护机制下的信息披露改进理论体系以及行为科学下的认知偏差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投资者视角,研究了公允价值推广与退市制度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分析了两者的交互效应。文章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对公允价值、认知偏差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信息披露改进与公允价值推广。投资者保护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信息披露改进是该机制中主要的一个努力方向。在资本市场中,一项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所依赖的信息是公司的会计信息。而对会计信息的规范又在于会计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准则修订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用。公允价值的全面导入旨在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然而,自2007年面执行至今,以公允价值计量替代历史成本计量的推广受到了质疑。2007年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专门提出“坚决防止上市公司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会议精神;加之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将对公允价值的质疑抛到了风口浪尖。学界亦提出,亟需重新审视公允价值对信息质量的提高及其负面效用……这都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推广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疑云。基于此,首先,本章通过理论论述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体现,其符合投资者保护框架下的信息披露改进观念。因此,公允价值能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缓解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达到提高投资者决策水平的目的。接着,本章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特征,据此认为公允价值是以贴近市场计价为基础的,其能反映出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但其特性在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更大执行弹性的同时,还加大了投资者在判断决策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地,本章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信息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在结合分析FASB的概念公告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后,认为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从理论上满足了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最后,本章回顾总结了过往文献对此的研究并找到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证据来支撑上述观点。第四章,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退市制度。“公允价值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命题中的另一重要角色是投资者。因为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及向会计、金融研究领域的不断融合,人们的认知局限和偏差已经被广泛地发现于现实的投资者行为中了。投资者在进行判断时,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充分地、客观地去分析涉及经济判断、概率判断的环境的。人们在判断问题时常常依赖于启发式简化,并由此产生认知偏差。本章提出,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代表性偏差和锚定效应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基于此,本章考虑到了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中的具有歧视性的ST标识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首先,投资者在信息识别阶段会由于认知局限而产生代表性偏差,他们容易将“ST”与“差”的概念范畴混同起来。简单地认为只要被冠以ST标识的股票所对应的就是质量差的公司。其次,由于锚定效应会简化人们对信息编辑的分析过程,使其带着“偏见”去评判目标事物。因而,“ST”不仅仅在投资者的心目中是“差”的代名词,而且这将使得投资者在对其的相关评价中带有成见。比如,ST标识在警示历史会计亏损和业绩不佳的同时,投资者还会将其与“管理层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垃圾股”等一系列负面判断相锚定,进而在解读ST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判断管理层诚信时带上“有色眼镜”。综上所述,公允价值推广会通过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而影响至投资者决策。另外,退市制度会通过其带有歧视性质的ST标识使得投资者产生偏见进而影响至投资者决策。它们都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过程为起点,最终落脚于投资者的决策选择。因此推断,这两方面因素必然会同时对投资者决策造成交互影响。第五章,研究设计及结论分析。本章以投资者角度,通过实验方法分析了上述两方面因素对投资者的投资评价和投资选择的影响,进一步地研究了两者对投资者决策的交互效应。本章通过实验证实(1)我国退市制度中的ST标识确实是造成了投资者对ST公司的偏见,并且这种偏见是普遍、稳固存在的。这说明人们在通过对“ST”的认知过程中,易于将“ST”视为“差”的代名词。(2)在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的过程中,投资者对非ST公司的认可度明显,体现为投资者选择值的显著提升;而对ST公司的认可度变化不大。(3)上述两类影响因素对投资者决策的交互效用体现在公允价值推广使得投资者对ST/非ST公司的投资选择差异(偏见程度)进一步被扩大。这与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有关。相对历史成本计量而言,公允价值更具备主观性、虚拟性,更容易受到专业主观判断的影响。这些都给投资者带来了判断上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越大越是使得人们依赖思维捷径,越是加大了形成认知偏差的机率。因而公允价值推广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投资者偏见交互作用造成投资选择上的两级分化明显。进一步地,结合多元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公允价值推广以及ST标识都显著影响到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层信度的投资评价;在计量模式转换和偏见的交互作用下,投资者的分歧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管理层信度”的评价上。最后,通过结构方程分析了(1)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改进影响投资者最终投资决策的传导路径为:公允价值改进→信息相关性→投资者选择;(2)投资者对ST标识的偏见影响投资者最终投资决策的传导路径为:对ST标识的偏见→信息相关性、管理层信度→投资者选择。这就从根本途径上明确了投资者投资态度、选择产生两级分化的原因和传导机制,亦称之为交互效应的路径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启示。主要归纳了总体结论、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总体而言,在公允价值的推广下(从“历史成本”计量转换至“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对待其认为是正常的公司(非ST公司)的评价就比较高,普遍认可公允价值在非ST公司中推广。但对于ST公司,投资者的认可度比较差,从某些方面上看,公允价值反而造成了对ST公司的伤害。公允价值推广加大了投资者对ST/非ST公司的投资分歧。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并结合实验研究证实了该现象的存在并深入分析了产生该效应的原因、过程及传导机制。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从投资者角度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深入了解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现有的资本市场机制的冲击和适应性。从而为整体思考改善市场监管制度,相关制度之间的平衡、协调,制度之间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验探索。同时,本研究证明了投资者的思维局限会影响政策制度的实施效果,这也为有关当局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上提供了新的思考点。此外,本研究拓宽了现有对准则及公允价值的研究领域,以信息披露改善作为衡量准则效能的唯一标准,从投资者视角,引入实验研究手段研究会计准则变更对整体市场监管制度的交互效应,这有别于以往众多研究对单一制度实施效果的考察。特别地,本研究关注到了投资者认知偏差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贴近模拟了真实市场运行中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将实验研究运用到准则研究中,这在国内尚未多见。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电力法是1996年4月1起施行的,至今已有15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为主的《电力法》,越来越背离市场经济的发
地铁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已经拥有地铁,或者正在建设地铁的过程中。地铁交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地铁隧道在建设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颈椎骨折清醒状态下行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颈椎骨折患者提供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被
近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蓬勃发展,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悬臂浇筑法、悬臂拼装法、简支变连续法和顶推法。其中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应用最广,这
服装和纺织品的色牢度评级属于感官检验。检验员必须通过对试样色泽变化的目测。再同标准样卡进行比较。使大脑获得信息。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得出评定结果。感官检验同仪器检验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每一个建筑行业技术人员重点关心的问题,并且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人员都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随着这些措施在近
1蔬菜基因组测序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1黄瓜 2014年11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以长篇幅论文的形式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
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之一,伊犁州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开发前景大,但该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竞争力弱.分析了伊犁州民族体育旅游
电磁兼容性作为汽车电器可靠性参数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汽车车速传感器所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应用该方案的车速传感器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符合速度传感器通
知识产权保护对推进国内现代种业的发展与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国内黄瓜专利信息,发现黄瓜育种是研究人员的主要关注领域,尤其是生物技术育种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