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本地方言而不是普通话的发音习惯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最先习得的语言是本地方言,进入学校之后,才开始学说普通话。当他们学习普通话或者另一门语言的语音时,也或多或少会受到本地方言语音的影响。因此,从方言语音影响的角度探讨英语语音习得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近年来国内英语语音习得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研究基于音系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迁移理论,通过录音、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收集数据,运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方法来探究客家方言学生在学习英语音位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首先描述客家方言及标准英语音位系统,以广西博白县客家方言区为例,对比客家方言及英语发音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对50名母语为客家方言的广西博白县中学初中生进行语音调查,分析出录音材料中受客家语音的负向迁移导致的发音问题和困难音位。 调查结果表明,客家方言区的初中生在英语音位习得过程中,受客家方言语音的影响如下: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e/的发音很准确,但英语元音/(a)e/、双元音/ei/都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e/;英语元音/Λ/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e/、/a/;英语元音/i:/、/i/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i/。在辅音方面,/p,t,k,g,f,v,m,n,η,s/的发音正确并且难度不大,但英语辅音/θ/、/(6)/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s/、/ts/;英语辅音/r/、/(f)/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l/;英语辅音/(f)/、/(3)/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ts/、/ts/;英语辅音/w/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v/。因此,在客家方言区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应注重从客家方言和英语两种语音系统的不同之处出发,从而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