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水路面是一种功能性路面,可以保持路面结构中的水分,并通过蒸发水分去除大量潜热,从而抑制路面上的温度升高和降低气温。本文主要涉及保水水泥混凝土的材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等。如果大量铺装保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因此,该研究可以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和相关技术支持。本文在立足于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吸水性非常好的吸水性树脂作为保水材料,研究吸水性树脂不同掺量对保水混凝土性能影响。本试验母体材料采用透水混凝土,根据《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中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公式,通过计算确定母材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将母体材料和保水材料通过均匀拌合的方法成型试块。保水材料最担心的问题是不能够被胶结料裹覆和不能与母体材料混合均匀,因此我们通过初拟几种拌合方法,比较之后选出效果最好的拌合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保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吸水性能和蒸发性能等问题,根据研究内容得出最佳吸水性树脂掺量,最后对吸水性树脂最佳掺量下保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逐渐降低,30分钟的吸水量、饱水吸水量和蒸发率则随着吸水性树脂的掺量增加而逐渐上升,为了使得保水混凝土既有优良的吸水保水性能,又能够满足强度的要求,需要确定吸水性树脂的最佳掺量。当掺加的吸收性树脂的量为0.5%时,30分钟吸水量和饱水吸水量都较大,与最大值差距不大,其值分别为0.160g·cm-3、0.178g·cm-3,而且抗压强度以及抗弯拉强度也较大,与最大值差距不大,同时下降的数值不大,其值分别为20.6Mpa、2.O1Mpa。同时掺加的高吸收性树脂的量为0.5%时与其他掺量相比各不同温度下蒸发率也较高,且与最大值差距不大,40℃、50℃和60℃温度下,最大蒸发率分别为0.166g/(m2.s)、0.244g/(m2.s)、0.351g/(m2.s)。并且吸水性树脂掺量为0.5%时蒸发率下降趋势也更为合理。因此,最佳吸水性树脂掺量为0.5%,掺加0.5%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吸水保水性能以及蒸发降温性能更显著。图39表16参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