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七月革命以来,埃及政府开始努力提高女性的民生状况,女性在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教育方面,女性基础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文盲率和辍学率得到显著改善;就业方面,女性劳动者人数不断增多,工作领域得到扩大,福利待遇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方面,女性预期寿命延长、生育健康提高、生育计划得到普及。但与此同时,埃及女性的民生状况也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女性的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发展十分不平衡。中上层女性受益最大,下层女性依然面临很多教育困境。就业和医疗卫生的发展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女性工作环境差,就业率低,福利待遇难以保障,特别是高涨不下的失业率,使得埃及女性的就业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大批失业女性重返家庭,回归传统文化,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在医疗卫生方面,女性割礼普遍存在,传统生育观念带来人口膨胀,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埃及女性的民生发展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距,男性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优势仍然远远高于女性。 女性民生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其面临的系列问题源于政府政策、经济状况、人口膨胀以及宗教与传统观念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埃及女性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政策而言,埃及教育推行机会均等,单一的学制、统一的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对经济水平较差的女性变得不利。经济上的结构调整政策,不仅使大量城市中下层女性面临公共部门裁员的风险,还压缩了公共投资,造成医疗卫生开支下降,损害了女性的医疗卫生福利。就经济而言,埃及私课费用高昂,广大中下层家庭难以承受。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埃及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内部结构失衡,女性就业状况难以改善。而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使得大量农村女性健康堪忧。就人口而言,埃及的青年人口膨胀造成了埃及教育资源的紧张、就业需求的高涨以及人均医疗资源的匮乏,从而限制了女性的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就宗教和传统观念而言,埃及将女性定义为妻子和母亲,女性接受教育变得无足轻重,外出就业需要得到家庭认可,甚至必须接受割礼这样的陋习,女性的民生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复杂的民生问题不仅对女性个人,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高失业率导致女性结婚变难、贫困加剧以及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教育的不平衡导致埃及阶级固化严重,降低了女性的政治参与水平,不利于社会的流动和公平发展。女性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影响了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她们对社会公正失去信心,逐渐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参与到对穆巴拉克政权的抗议之中。 本文认为,自1952年七月革命以来,埃及女性的民生状况取得很大程度改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女性的民生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导致女性民生问题的因素有政府政策、经济状况、人口膨胀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经济因素是根本。女性民生问题不仅对女性自身,也对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及政治有重大影响。对埃及未来发展来说,必须重视解决女性的民生问题,实现女性社会地位的平等,才能保证埃及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