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性混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炎效果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系统紊乱性疾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1%。药物的给药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许多药物低效和高毒的缺点。纳米尺寸的药物给药系统由于能够选择性的聚集在病变部位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天然多糖是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生物材料,可用于制备纳米尺寸的药物载体。聚唾液酸(PSA)是具有强亲水性的多糖,可以减少网状内皮系统对纳米载体的摄取并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纳米载体的内吞作用,充当疏水基团。  本研究设计和合成了基于PSA-CC的纳米混合胶束,用于改善抗炎药物的递送,提高药效和减小毒性。通过NMR,IR,Size,ζ电位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混合胶束合成成功。基于PSA的普通胶束和靶向混合胶束通过自组装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6.2±3.9μg/ml、32.1±5.2μg/ml。经典抗炎药物地塞米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有效地加载到胶束中,地塞米松的载入使靶向混合纳米胶束的粒径从83.8±13.4nm增加到115.0±12.2nm,纳米胶束粒径有利于药物递送到炎症组织。  用巨噬细胞(RAW264.7)进行体外实验,首先,用CCK-8法测定和评价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制备的载体在所用浓度下无毒。然后,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测定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细胞表达,评价载药普通胶束和混合胶束的体外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装载地塞米松的混合胶束具有比游离地塞米松和载药普通胶束更好的抗炎效果。最后,巨噬细胞与游离香豆素或胶束-香豆素共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研究胶束的细胞摄取,表明混合胶束具有更强的细胞内吞作用。  对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体内关节炎症模型,每天给药,通过测量小鼠足跖厚度、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关节的HE染色切片评价载药体系的体内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载药胶束能够明显的改善小鼠关节的红、肿现象,足跖厚度减少。用近红外荧光标记载体,研究载体在炎症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载体能够靶向于炎症部位,且荧光强度能够持续24h。我们又研究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用PK-solver处理数据,游离地塞米松原料药的半衰期为3.49h,载药普通胶束、载药混合胶束药物的半衰期分别为16.52h、19.29h,结果表明载药胶束延长地塞米松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综上,本研究构建的靶向载药胶束增强了药物的体外细胞摄取,提高了药物的体内和体外抗炎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望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文献
钱穆自幼家贫,酷爱读书.晚年他撰写自己的生平时,对祖父的回忆只提及两部书籍.其中,“手抄《五经》一函,由先父以黄杨木版穿棉带裹扎,并镌亲书‘手泽尚存’四字”,另一部是“
期刊
前两天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卡门·戴尔·艾丽菲斯(编者注:T台界最年长的超级模特)的报道,眼睛还徜徉在文字里,思绪却飘到一个老太太身上.rn这件事儿说起来有点难于启齿.我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几千年来,中国历遭磨难,但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未间断.rn我国流传至今的各类古籍(这里是指1911年以前用文言文、繁体字
期刊
《树犹如此》白先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n本书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收录了回忆至交、亲人、师友的数篇文章,大多写于作者五十岁之后,文字平实质朴又蕴含深情.在我看来
期刊
有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书已经被我读光了,我现在没书可读,只好读《电工手册》.”其实我也有过这类玩笑心理,甚至认为许多历史上的伟大作家都过时了,他们的时代与我们今天格格
期刊
2018年1月,不少美国媒体报道了“得克萨斯女子吃生蚝感染噬肉菌而死”的事件.这种感染一般是由于吃了生蚝,或者身上有伤口暴露于被污染的海水中;而这位女士,在感染前就吃过生
期刊
当下的汉语里,不拘书面和口头,“读书”与“看书”已然是不加区分,可以替换使用.但是在早先,“读书”与“看书”是不一样的:有的书宜“读”,而有的书则宜“看”.rn所谓“读”
期刊
甾体皂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化合物,已报道在多种陆生植物(人参、大蒜、知母等)中存在,同时在海洋生物中也广泛分布,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从化学结构来看,甾体皂苷是由一个或多个单糖或寡糖链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个非极性的苷元配体上,其中寡糖链一般由2-5个单糖组成。研究发现,甾体皂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已报道的甾体皂苷具有抗肿瘤、抗菌、解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炎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因
大学群具有"海-陆"、"陆-陆"等多种集聚-溢出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大学群雏形,正需要汲取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