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当时有些志怪小说的作者已经开始注意表现作品中人物的特定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性和生动性。特别是-些优秀篇章中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并且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作为起步时期的中国小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并不回避当代的理论分析方法,但是着重从志怪小说文本出发,密切围绕女性形象,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展开。首先,从文本本身出发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加以分类,分类时不仅关注志怪中比较引入注目的女神(仙)、女鬼、女妖(怪),还包括女人。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型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及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在横向方面,结合志人小说以及史书中一些知名的女性形象,总结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这一时期女性独特的精神风貌:在纵向方面,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响,凸显其源头意义。除上述部分外,鉴于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关注宗教对志怪小说的影响,对中国本土巫文化的关注程度较低,本文单独用一章来概括分析巫文化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
其他文献
在辽河油田杜 84块油藏开展了水热裂解采油技术应用现场试验 .在蒸汽吞吐条件下 ( 16 0 - 2 4 0℃ ) ,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 ,加入催化剂及助剂体系 ,使超稠油就地发生水热裂解
“古代突厥文碑铭”文献,是指公元6-9世纪在我国北方建立的突厥汗国(552-745年)和回鹘汗国(745-840年)时期用“如尼体”文字撰写的石刻文献。在这批文献发现之后,世界各国突厥学家
女性主义发端于19世纪的法国,兴盛于美国。一种文学理论的诞生必定有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文化背景。女性主义之所以在西方学术界持续发展,是因为它暗含了重要的性别因素。在中国当
虽然学界对状态形容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对外国学生习得状态形容词的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成果上,立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