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化”族词的词类标注问题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lang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类是语法研究的基础,词类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词典义项设置、释义及配例的准确性。词类研究已经有至少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词类的本质以及词类判断的标准或依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对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来说,词类标注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是汉语词典编纂最为薄弱的环节。近年来,对“化”族词的研究明显升温,研究角度多元化,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多数学者侧重于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研究“化”族词,也有部分学者对“化”族词的语法功能进行过研究。遗憾的是,以往对“化”族词词类标注所进行的研究在探讨语法功能上存在分歧,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理论视角陈旧,研究方法不系统,大多是例举性的,没有基于大型语料库进行较大范围内的穷尽性考察,缺乏深入调查和详细论证。文章在回顾汉语词类研究和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的基础上,以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usage-based Theory)作为理论框架,以自建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所有“化”族词词类标注数据库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化”族词的使用情况和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对“化”族词的词类标注不够准确,部分“化”族词在使用过程中,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动词用法扩展到名词和形容词用法。而《现代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通过后缀“化”来判断“化”族词为动词的标准存在问题。汉语词典标注“化”族词时,应该基于大型汉语语料库的词语用法模式,研究其语法功能的变化,而不能片面地将以“化”结尾的词大部分都标注为动词。因此,本项研究不仅对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对现代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也有一定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二战后,泰国和美国以条约形式确立安全同盟关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紧密追随美国外交战略,参与了美国在亚太地区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到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
从写作学角度,分析汉语现代词汇的生成问题,实际是一种词汇层面的微观写作措辞研究。以往的造词法研究,大多以静态的、结构的、描写性的研究为主,而对于思维研究相对较少。人
目的:对纳入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牵引和颈椎运动疗法治疗,观察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我门诊部2015年1月-2017年9月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我国南方低产水稻土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阐明典型低产水稻土的养分特征及障碍因素,对于指导科学培肥和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土壤质量评
《了凡四训》成书于明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该书主要阐述了修身立命的思想以及积善求福之道,其思想内涵丰富,至今仍广为流传。《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公元1535-1608)
目的:针对卵巢癌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分析其对患者负面情绪、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本文在冯兴华教授、刘宏潇主任医师的悉心指导下,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研究平台,初步探析了冯师临床运用黄芪治疗痹病的经验。结合冯师临床应用黄芪诊治痹病的核心
目的探讨护理应急预案配合无缝隙护理在产后大出血产妇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7月于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
本文旨在分析新时期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好基础工作,丰富社会管理活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和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书卷气”是宋明以来书法鉴赏与批评的一个颇为重要的审美内容和标准,也是研究这一时期书法史、书法美学史所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课题,可惜古人述而不论,今人的研究也未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