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与研究人员都十分重视错误分析和教师反馈,在过去数十年间,学者们就纠正性反馈的作用和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讨论,从各个角度诠释了反馈的作用和价值。但是研究结论并不十分一致,甚至前后矛盾。虽然研究不完善,却能为课堂教师提出可行的建议。自Truscott(1996)提出语法修正不但无效而且还有害,并提议要废除语法修改的观点以来,许多研究者(如Baker & Bricker, 2010; Ellis et al., 2008; Ferris, 2006; Bichener et al., 2005等)对修正反馈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都或多或少地证明了修正反馈的有效性,不仅如此他们还指出:给学习者修正反馈不但能帮助学习者修改写作中所犯的语法错误,还能减少他们在撰写新的文章时再犯同类错误。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国内对于修正反馈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具体环境下的相关研究极少,仅有少数研究文献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评论或者概括的定性讨论。因此不管是对修正反馈的短期作用还是长期作用的实证研究都是十分缺乏的。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反馈对写作和语法的影响,然而其他课程的教师和研究者们也同样希望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对待学习者在学习写作和语法以外的课程时所犯的错误,比如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习者在学习翻译课程时所犯的语法错误。为了探索修正反馈的有效性和在翻译错误方面的作用,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反馈策略对62名大学三年级学生翻译准确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受试在修改首次译稿以及三次事后测验中使用介词、连词和冠词的准确率的变化。该研究历时12个星期,受试来自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三个平行班级。研究包括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实验组受试分别给予在目标错误下划线和直接修改目标错误两种不同修正策略的反馈,控制组则不给予针对目标错误的反馈。研究分析的材料分别采集于预测译稿、预测修正稿和三次事后测验译稿。一系列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表明:1)修正反馈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使用英语冠词,但介词连词除外,2)反馈对冠词的影响在新翻译文本时也能保持,3)在新翻译文本上直接修改和下划线的作用不相上下,但在修改译稿的过程中直接修改的作用略胜一筹。此外本文还有两个结果,一是包括控制组在内的三组受试在修改译稿和多次事后测验中都取得了进步,这表明学习者能够自己改正冠词连词和介词等错误。二是部分在预测实验中得分高于90的受试似乎在后测中使用冠词的正确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此处样本量小,尚不可断定反馈对高水平学习者有害。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修正反馈对例如冠词一类可修正错误是有效的。但是修正反馈对于不可修正的错误类型(介词和连词)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对于这类错误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并修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针对不同错误而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