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视域下对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产业合作的问题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同台湾地区于2008年12月15日实现了“大三通”,即直接通商、通航、通邮。两岸贸易关系从最早的近在咫尺“不能通”,到之后的“小三通”,又从“小三通”不断扩大到“大三通”。台湾与大陆基本实现了经贸与物流合作往来,使得两岸贸易走向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给两岸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依托“大三通”的时代背景,通过借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内容对两岸物流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以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为依据,深刻的为我国海峡两岸物流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两岸物流合作的指导政策,不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甚至对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两岸物流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态势,对两岸的运输方式,市场发展和市场分布等要素逐一进行详述,为后文两岸物流合作发展为两岸经贸带来的影响做有效地铺垫。之后再针对两岸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两岸经济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两岸不同的地域情况,利用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海峡两岸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产业合作对两岸GDP,贸易和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再借鉴马克思流通理论等有价值的部分,解决了两岸技术合作受限,贸易成本过高,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海峡两岸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对两岸贸易增长、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之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出台湾与大陆有必要积极开展和深化物流领域之间合作的结论。最终结合现实,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合两岸物流合作发展的路径选择。
其他文献
学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也同时涉及到亿万农民的自身利益,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