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废水处理一直是热点研究领域,其处理技术种类繁多。通过吸附方式处理染料废水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特性。铁氧化物是一类物化性能稳定,来源广泛易得,且形貌多样的良好绿色材料。因此,本文以铁氧化物为基体材料,制备5-磺基-1,3-苯二甲酸单钠盐(5-SSIPA)负载的铁氧化物,以及调控形貌的ɑ-Fe2O3,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探究。首先,在氢氟酸调节酸性条件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将5-SSIPA通过离子键的结合作用负载到铁氧化物上。通过SEM、TEM、EDS、XRD、EA、FT-IR、TGA、NH3-TPD等多种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系统的研究了其对孟加拉玫瑰红染料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5-SSIPA已成功负载到铁氧化物上,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孟加拉玫瑰红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287.36 mg/g,远大于活性炭的40.03 mg/g,去除效果及去除速度也远优于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其次,通过一锅法制备ɑ-Fe2O3,通过改变水和反应条件(配体5-SSIPA的含量、水和反应的温度、铁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调控所得样品的形貌、尺寸等特征量。所得样品通过SEM、TEM、XRD、FT-IR等表征手段分析所得样品的特征等。将所得的花生形ɑ-Fe2O3对孟加拉玫瑰红的吸附作用与负载5-SSIPA的铁氧化物复合材料进行对比,发现ɑ-Fe2O3对孟加拉玫瑰红的最大吸附量为50.6mg/g,小于铁氧化物复合材料的287.36 mg/g。最后,对花生形ɑ-Fe2O3的形成机制进行阐述。实验表明,其在形成过程中经历成核、团聚、转变、生长、成熟五个阶段,首先是形成Fe(OH)3、FeOOH以及ɑ-FeO(OH)微粒,这些微粒不断团聚生长,随后经历相转换过程得到ɑ-Fe2O3,进一步成长成熟,最后得到花生形貌的ɑ-Fe2O3。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花生形ɑ-Fe2O3形成的五步骤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