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鹧鸪茶[Mallotus obongifolius(Miq.)Muell-Arg]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解油腻、助消化、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镇痛等功效,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和药用植物,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开发利用鹧鸪茶资源,本论文利用I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鹧鸪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鹧鸪茶总DNA,可获得高质量的DNA。通过对鹧鸪茶ISSR和SRAP分析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确立了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鹧鸪茶种质资源研究时的最适宜反应条件。其中SRAP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在 20 μL体系中,1O×PCR buffer 2 μL,Taq DNA 聚合酶 3 U,dNTPs 0.15 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和模板DNA40ng。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 min,进行5个循环;之后94℃变性1 min,484℃退火1min,72℃延伸1min,跑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鹧鸪茶ISSR-PCR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在20 μL体系中,1O×PCR buffer 2μL,Taq DNA聚合酶 1.5 U,dNTPs 0.3 mmol/L,引物浓度 0.6 μmol/L 和模板 DNA 80 ng。PCR 扩增程序: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s,52℃退火45s(视引物而定),72℃延伸2 min,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在上述条件下可得到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PCR扩增结果。(2)本研究选用14条SRAP引物系统的研究鹧鸪茶20个居群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共扩增出197条谱带,其中164条为多态性条带,PPB为83.24%。供试居群间的相似系数0.7825-0.9751,平均GS值为0.8791。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702,Nei’s基因多样性H=0.336,Shannon信息指数Ⅰ=0.5057;假设居群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条件下,各供试居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957-0.2796,平均值为0.243635;Shannon’s信息指数(Ⅰ)变化范围为0.2855-0.4117,平均值为0.36174;多态性百分率(P)为49.24%-79.19%,平均值为67.31%。其居群等位基因数(Na)在1.4924-1.7919之间,平均值为1.673095;而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的变化范围为1.3415-1.4865,平均值为1.42155。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性,信息指数Ⅰ以及多态率明显高于居群内的,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居群水平。(3)利用10条ISSR引物扩增20个居群共371份鹧鸪茶材料,共扩增出141个位点,位点分子量在150-15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24个,PPB为87.94%。供试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8014-0.9832,平均GS值为0.8911。假设居群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条件下,各供试居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529-0.2903,平均值为 0.222785;Shannon’s 信息指数(Ⅰ)变化范围为0.2236-0.4303,平均值为0.33383;多态性百分率(P)为39.01%-80.85%,平均值为65.14%。其居群等位基因数(Na)在1.3901-1.8085之间,平均值为1.65142;而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的变化范围为1.2714-1.5012,平均值为1.38099。每种指数在居群间的变化幅度很小,即各居群存在相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物种水平上,其na、ne、h、I和P分别为2、1.5186、0.3068、0.4657和87.94%,均比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略高,这与SRAP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RAP和ISSR能够清晰地区分开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也表明不同居群间的鹧鸪茶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弱,20个供试居群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将近27%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ISSR的Gst=0.2709,SRAP的Gst=2764)。鹧鸪茶居群的基因流为1.346(ISSR)与1.3092(SRAP),说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强,可以防止由遗传漂变引起的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基于Structure分析的20个鹧鸪茶居群的遗传结构图中各个颜色有所交织,也表明了各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抑制了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所以鹧鸪茶居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居群内。(5)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结构按照生境类型分化,聚类分析图可明显的表现出该分化模式。在ISSR和SRAP聚类图中所有供试居群均按照它们各自的生境类型聚在一起(包括小溪两岸水源充足和腐殖土丰富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居群和生长于山坡上有大量光、水源相对稀缺的居群);Structure分析的结果也支持这种生境特化遗传聚类模式,K=2时,生长在小溪边居群的个体大多数分配到Cluster 1,生长于山坡上有大量光、水源相对稀缺居群的个体大多数分配到Cluster 2。(6)综合分析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均可有效地应用于鹧鸪茶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及居群遗传结构分析。Mantel检测表明,在居群水平上,这两种标记的分析结果均呈极显著的相关性,r=0.7891。由此可见,应用这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鹧鸪茶的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信度。但ISSR能揭示更多的多态性,具有更强的分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