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敬畏”与法律信仰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已经基本建成。但是中国的法治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社会所期望的高度,也远远没有跟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法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公民开始不断尝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坚决用法律与非法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不断的挑战法律的权威,不断的破坏法治建设,在这么一个关键的、充满矛盾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法治建设该向何处去,社会又该建立什么样的法律观?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显然异常重要。然而,在整个社会对于坚持法治不动摇的大方向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法治观念的分歧。有人认为法律应该被“敬畏”,有些人认为法律应该被“信仰”,当然更多的人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笔者认为“法律信仰”与“法律敬畏”这两种不同法治观念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真正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深刻指出了提出该问题的原因,并且阐述了研究该问题对于促进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另外进一步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不同的理论观点。最后还说明了本文坚持了以文献归纳与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技术路线。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法律敬畏”与“法律信仰”两种法律观的不同之处,并分别从各自的概念、本质、历史发展及积极与消极作用方面展开说明,更深刻的揭示了两种法律观的差异。文章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有关两种法律观的现状调查,把调查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找出了社会民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的原因,如:法律自身存在问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司法领域存在不公正,法律教育存在偏差及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严重影响等。文章第四部分进一步介绍了“法律信仰”相比“法律敬畏”法律观的优越之处,并分别从“法律敬畏”的缺陷与“法律信仰”的优越性两个方面展开说明,深刻的阐述了“法律信仰”超越“法律敬畏”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文章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针对目前的困境,如何实现“法律信仰”对“法律敬畏”法律观的超越,并提出了实现超越的条件,主张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的教育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法律信仰”对“法律敬畏”法律观的历史的超越。文章第六部分主要介绍了“法律信仰”超越“法律敬畏”法律观的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并说明“法律信仰”法律观的建成对于实现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和保证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作用,以及民众内心建立起的“法律信仰”的这条法治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至关决定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遵守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与此同时碰撞与冲突也愈演愈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