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各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较其他产业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动力。本文就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企业如何更好地向沿线国家“走出去”提出若干建议。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历程的基础上,概述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特征,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断上升,农产品贸易逐年递增且贸易逆差常态化发展以及农业示范性合作项目发展良好,其次我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也蓬勃发展。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时代背景,本文利用SWOT模型分析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从而促进企业“走出去”进程。适逢“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企业获得了有力的推动。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针对农业产能合作、对外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在宏观及微观都对农业企业“走出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向“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应警惕政治、政策、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风险,稳步发展。本文引入了我国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实践案例,就具体中粮集团海外农业并购案及安徽省新长江集团海外农业投资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为日后推进农业“走出去”作出示范。最后本文以发达国家海外农业经营发展为例,选取日本及美国典型农业企业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三井物产对巴西农业投资、ADM公司对华农业投资具体分析,概括日本及美国政府、企业为推进农业企业“走出去”所做的措施,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从政府、行业及农业企业三方面入手提出为推进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即:我国政府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通过制定“一带一路”下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具体实施计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开展农业跨境经营活动,完善农业“走出去”保障体系。农业行业协会则应积极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的建立,并通过定期的行业交流会议来促进产业链的构建。从企业层面来看,应深入了解东道国农业特色,采取因地制宜的投资策略,加强产业链联合,促进创新实力的提升,切实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国际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