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它是指人类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并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语言的交际功能就是要通过语音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学习汉语的越南人不断增多。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越南学生更有学习汉语的优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词汇方面越南语受了汉语的很大影响;语法方面跟汉语也很相似;再说,越南语也是有声调的一种语言。但另一方面,由于汉语与越南语只是相似,而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越南学生学习起来也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而在越南学生的各种偏误中,笔者认为语音偏误最为明显。通过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以及教学实践发现,随着学习者的学习时间推移及其汉语水平的提高,语法方面的偏误逐渐减少,但语音方面则不同,有的学习者到了高级阶段还依然存在着一些语音问题。这也是中介语理论中所提到的“僵化”问题。众所周知一位有经验的中国汉语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学生的发音来判断他是哪国人;与此相同,一个越南的汉语教师也可以根据一个越南学生的发音来判断他属于越南的什么地区。这说明,越南学生所出现的语音偏误具有区域性。这些区域性的语音偏误很可能跟越南语的方言有关。作为一个越南的汉语教师笔者认为能够了解越南学生的区域性语音偏误对汉语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试图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偏误的规律,并运用理论基础来对偏误进行解释,从而探讨偏误的成因,以便找出克服的方案以及提出教学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共有三章第一章,笔者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研究的现状做出了统计与简述;同时,笔者在这一章中还概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简单地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笔者除了详细地介绍了汉语与越南语的语音系统以外,还对标准越南语与越南语三大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对比,然后对汉语和越南语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对比,为研究越南学生的语音偏误提供依据。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收集语音样本、分析、统计,找出偏误规律,运用理论来进行解释偏误,从而探讨偏误的成因,最后是对语音偏误提出克服方案及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