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轨道式自动测风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各种传感器检测巷道内的风速、风量、瓦斯浓度、氧气浓度以及空气温湿度等各项通风基础参数。但随着矿井的掘进和开采,矿井通风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测风工作极为巨大和繁琐,难以实时获取各项通风基础参数的准确值,使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制定合理的通风策略,从而降低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和煤矿常用测风方法,结合现有的矿用巡检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和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蚁群算法、九点测风法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矿用轨道式自动测风机器人系统,实现巷道通风基础参数数据的多点自动采集、处理和传输。本文首先对煤矿常用测风法和巷道气体扩散进行了理论分析,确立了轨道式自动测风机器人系统的功能需要和总体设计方案。基于工字钢轨道对测风机器人的各部分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介绍,并制定和规划了测风机器人在巷道内的安装方案。然后对测风机器人进行了运动路径规划、九点测风运动过程设计和运动学仿真。在分析蚁群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基于蚁周模型对测风机器人路径规划进行了算法分析。在MATLAB软件环境下对测风机器人的路径进行规划仿真。该算法可以求得九点测风运动的最优路径,同时对九点测风运动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设计和说明。在Solidworks软件环境下对测风机器人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后,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所设计的测风机器人在工字钢轨道上进行九点测风运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后对轨道式自动测风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测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理论进行了研究。搭建了以S7-200 SMART CPU ST60、通信信号板、CD7气体测定器和V90伺服驱动系统为主体的硬件系统,并进行了接线设计。使用STEP7-Micro WIN SMART编程软件进行了软件设计,对控制系统的主程序、九点运动位置控制程序和九点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的编写。并构建了轨道式自动测风机器人的上位机监控系统,使用MCGS软件对各个监控窗口进行了设计,使测风员能够方便快捷地监控测风机器运行状态和监测通风参数数据。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化石能源等燃料的消耗与日俱增,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的储量巨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弃风现象,在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中也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影响很大,准确的预测风电功率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型无法适应多变的风电场环境,从而导致预测效果不佳。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但是对于组合方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合金在工程上的应用也经历了从发现到日益成熟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在轻量化,环保及性能等方面对金属零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镁合金依据其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优点,在结构轻量化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是一种在合金表面进行的一种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与基体结合紧密的梯度纳米结构,在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能够
在智能电网中,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力电子接口集成在一起,导致各种不稳定负载增多。间谐波的指数增长引起了供电系统的高度关注。由于电压源的非理想特性,谐波电流会产生电压畸变。各种非线性负载,和其他不对称负载,都会给供电系统带来巨大的扰动。有源电力滤波器相对快速的动态响应与成熟的补偿方式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将谐波干扰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谐波、间谐波电流检测方面,传统锁相环在三相电网畸变、存在谐波间谐波且不平
制造资源服务平台是制造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及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手段,随着平台服务种类、服务数量的不断增多,如何帮助平台用户从众多的服务推荐其所需的服务是服务平台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服务平台依靠服务提供者及服务需求者对服务功能和服务需求的描述进行匹配,但其依赖于描述的准确度和用户的信任度,不能直观的帮助用户对服务进行进一步选择。在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能积累大量的服务案例,如果能智能化推
筒形件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中的管路、容器和壳体中,旋压成形件的精度高,性能优良,表面光洁度好等各种优势,使其成为加工重要零部件的首选。旋压加工是通过成形工具对材料逐点施加压力从而使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因此适合加工高强度难变形的材料,但成形效率低。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辊柱旋轧加工工艺,该工艺通过增加其成形工具与管坯的接触长度,从而保证大进给比下的成形质量。本文以管筒形工件旋轧工艺为研
奇点光学是现代光学的一个新分支,其研究对象为具有奇异性的光场。在传输过程中,该类光场能够维持光学奇点的存在,在奇点处光强为零。所谓光学奇点,是指光场中物理参数无法被定义的点,这就使得该点光强或振幅必须为零,才会有合理的物理存在性。位相奇点是奇点光学中最初始,也是最广泛的研究对象,一般将携带位相奇点的光场称为涡旋光束。在传输过程中,涡旋光束螺旋前进,这一特点使得涡旋光束中心点的位相具有不确定性,从而
伴随着设备的高度智能化,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设备在运行期间的故障会中断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及时评估系统的剩余寿命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非常重要。同时,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监测到系统在运行期间产生大量的表征系统退化数据及少量的故障数据。使得对设备的剩余寿命预测成为现实。从而可以避免因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
铝合金航空整体结构件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比其他领域的结构件复杂且精密。这类结构件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为铣削加工。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铣削残余应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残余应力是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通过控制切削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来改善航空结构件的变形问题,提高零件的尺寸稳定性。本文以2024-T4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铣削模型和试验两种方法,对铣削加工后残余应力的分布进
磷酸盐玻璃及微晶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硅酸盐玻璃具有众多独特的性能,近些年来成为新能源、医药、激光放大器、光学(电子)元器件、核废物固化等众多领域内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采用熔融–快冷的方法制备Na2O–BaO–TiO2–P2O5系磷酸盐玻璃。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析晶峰起始温度(Tc)及析晶峰温度(Tp),利用这些参数确定了玻璃的最佳成核温度及最佳成核时间,
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物料的主要设备之一,随着带式输送机向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的发展趋势,传统的输送机不论是在重要的核心数据上还是在功能可靠性上都已无法满足高产高效的需求,在考虑了作业条件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是研究带式输送机首要解决的问题。托辊作为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支撑、保证两托辊之间的承载有物料的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满足垂度要求。托辊的旋转阻力与压陷滚动阻力、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