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来源 :新疆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聚集,导致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吸引大量追求高水平生活的人口迁入城市,这种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种“城市病”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与此同时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将会提高对生活的需求,追求生活质量,比如追求生活环境、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务等,所以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使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下一步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新疆各地州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用熵值法测度新疆各地州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水平,分析新疆各地州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的时空差异;然后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新疆各地州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相结合,分析其空间集聚模式;最后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索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各地州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水平。各地州的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水平均有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各地州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生态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小;经济城镇化水平各地州差异比较大。第二,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集聚特征。新疆各地州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在2004-2018年间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协调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存在很强的正的空间相关性,至2018年乌鲁木齐、吐鲁番、昌吉回族自治区这三个地州是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高—高聚集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低—低聚集区,克拉玛依市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比较高,但是对周围地区的带动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第三,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新疆各地州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相关系数?小于零,说明新疆各地州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可能存在“虹吸效应”,抑制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第四,各影响因素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内部影响为主,外部影响为辅。内部影响因素中人口—社会城镇化、经济—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促进作用更大。外部影响因素中人均GDP和财政支出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第五,各影响因素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效应分解。新型城镇化内部子系统两两之间的协调、人均GDP的提高都能有效推动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提高;相邻地区新型城镇化内部子系统两两之间的协调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影响不大,相邻地区的市场驱动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对外贸易活动在地区之间表现为竞争关系,对相邻地区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也随之深入。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以下简称为“羽超联赛”)是中国羽毛球职业化迈出的第一步,代表着中国羽毛球赛事的整体最高水平。经过九年的磨砺,羽超联赛的市场逐渐壮大,但其品牌价值与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不相匹配,社会关注度低、票务市场低迷等困境依然存在,羽超联赛在职业化道路上仍步履蹒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体育赛事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财产流通功能的逐渐被重视下,保险已不仅只具备原有的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功能,同时还向储蓄、投资等多重功能发展。保单质押是保单担保功能的体现,更是保单融资功能的运用。作为新兴的融资手段,保单质押业务由最初的少人问津,到逐步被接受,再到不断拓展,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但遗憾的是,保单质押始终处于法律缺位的状态,造成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足,给质押双方带来很大风险和不便。立法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深入,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交融增多,政治互信增强,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涉及到科技、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在我国对外文化产品出口额呈顺差且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却存在出口逆差,文化产品出口结构也十分不均衡。学者们对于文化多样性在文化贸易中到底产生了什么作用也各有看法。在此背景下,深度探究
关于税收和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起源于MM理论,自MM理论诞生以来,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颇为丰富。资本结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税盾效应是一个政策变量。税盾包括因借款利息的税前可列支引致的债务税盾,和因非债务因素如折旧、摊销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带来的非债务税盾。由于大量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非债务税盾在公司的筹融资策略选择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债务税盾的替代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去杠杆”的大背
中小企业因其经营规模有限、管理水平低下,在竞争中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在各方面也总是处于被动的境地。虽然处于金字塔下层,但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来说,中小企业是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且中小企业以其庞大的数量优势解决了城镇80%的就业,成为社会的就业稳定器。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中小型企业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要想发展经济,就要发展中小企业,而发展中小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融资问题。中小微企
我国自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作总体上稳定且经营秩序整体良好,但是仍有银行挤兑或存款转移等风险事件发生。例如,在2019年下半年,辽宁省的沿海银行和河南省的伊川农商行经历了集中取款现象,大批储户去银行进行取款,甚至有网点面临流动性风险,出现挤兑现象。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得到了及时的控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两家银行都恢复了正常运作。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在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政府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来缓解企业转型给企业信贷融资带来的冲击。自2016年开始,有关部委和国务院办公厅就开始强调供应链金融的实践重要性,多次表明规范发展企业供应链金融有利于拓宽信贷融资渠道,促使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问题的新途径,与此同时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活动也已然与供应链产生了重要的联系,所以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的信贷融资活动具
自2012年首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召开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各国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已从经贸合作向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多领域拓展,逐步形成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随着2019年4月希腊的加入,中国与中东欧“17+1”的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本文利用2005-2015年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及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中其所贡献的增加值数据,对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对外出口贸易中其所占的增加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国际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攀升。对于国际工程来说,本身就具有工期时间长且结构工艺复杂的特点,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种不可抗力的影响,所以索赔也就成为承包商必须要掌握的经营策略之一。虽然中国企业在前期“走出去”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相比于国外同行业来说,还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索赔管理体系且合同隐患风险层出不穷。所以,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祖成部分,但因固定资产少、财务不透明、信用水平较低等原因在进行融资时陷入融资困境,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随之而来伴发的融资信用风险也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秩序。为此,学界与业界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发生信用风险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拟通过第一手调查资料,以量化分析为工具,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