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母亲抑郁与青少年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增加个体痛苦的心理体验,还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会对青少年将来的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对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情绪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很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期的个体会显示出高水平的内化问题(Hornor,2005)。青少年期由于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使得这种消极情绪具有普遍性。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率在20%-44%。青少年抑郁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有研究发现,不论是否已经达到诊断标准或者是自我报告的抑郁症状,母亲抑郁对于儿童而言都是儿童消极发展结果的危险因子。抑郁父母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约在15%-40%(Pilowski, Wickramaratne, Rush,&the STAR Group,2006)。尽管母亲抑郁和儿童的适应问题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很多文献所论证,但是关于两者之间潜在的机制问题仍然需要进行研究。青少年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其自身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认知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个体因素(如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和子女功能适应不良之间起中介作用(Constance, Dorli,&Kathy,1990)。关注青少年个体因素(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到青少年焦虑/抑郁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回答两者之间为什么和怎么样产生联系,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焦虑/抑郁。本研究采用母亲和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方法测量了母亲抑郁、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社交自我、运动自我、一般自我和体貌自我)和焦虑/抑郁。通过对济南市600名初三青少年的横断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到青少年焦虑/抑郁这一作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及其可能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女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男青少年;青少年期自我概念的得分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一般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和体貌自我概念;同时这四类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男青少年在四类自我概念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青少年。2.母亲抑郁与社交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与体貌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同时母亲抑郁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之间均显著正相关,同时四类自我概念与青少年焦虑/抑郁之间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3.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和青少年的焦虑/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社交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预测过程中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1.86%、16.71%、28.79%。体貌自我概念在母亲抑郁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预测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中介效应。4.母亲抑郁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预测,以及自我概念(社交自我、运动自我、一般自我)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在男、女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出了性别相似性。
其他文献
中国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研究经历了三十年,表现在心理异常、智力发展、人格发展、人际关系、情绪控制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争议并存。目前的研究在角度和方法都有一些成就,但
近年来,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渐渐被世人所知。因此,充分挖掘传统的人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选择。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价值是寻找“传统文化与经
[目的]观察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心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106例择期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及认
永井荷风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耽美派作家,其创作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使其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把传统与现代紧密地融合。永井荷风自幼就
设计了一种在红外光谱仪中使用的光学二维角度调整机构,并根据红外光谱仪的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为该调整结构的机械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中设计的光学二维角度调整机构
儒家传统读物《弟子规》,反映着中国儒家思想以伦理道德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蕴藏着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在人才的选拔晋升、培养、激励,员工情绪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对企业人力
文章对易惠莉、陈吉龙主编的《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一书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在充分揭示其编辑出版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肯定它是一部深入开展盛宣怀研究的发轫之作,并指出其
加拿大是拥有良好社会福利制度的西方发达国家,其社会工作源自慈善服务和社会改革运动,经历了从志愿形式为主的社会救济向专业化社会福利服务的转变。加拿大社会工作在社会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的革命性、批判性意义,不能仅仅基于《提纲》的孤立文本和单一性哲学视角加以把握,而必须拓展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内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相互作用和反馈,并通过水、热、动量和多种大气物质的交换,维持着这个动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人类生产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