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景观生态学上,廊道主要分为3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其具有多重功能,最主要的是生态保护功能,此外还有运输、物能交流、环境保护等功能和美学价值。本研究针对目前沈阳市城市景观廊道规划和建设的不足,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遥感、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信息,建立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对沈阳城市景观廊道建设现状和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沈阳城市景观廊道的生态建设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沈阳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地理信息系统,详尽、系统地记录了沈阳市建成区内的绿化信息,为沈阳市城市绿化发展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数据。2.沈阳市建成区内道路廊道密度有较大差别,市内五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平均道路廊道密度指数为3.69km/km~2,低于新城区和开发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苏家屯区、张士开发区)的平均道路廊道密度指数4.58 km/km~2,新建城区较老城区拥有更发达的道路网络,道路连接性更好。3.沈阳市河流廊道主要由浑河景观廊道、蒲河景观廊道和环城水系景观廊道三大部分组成。浑河景观廊道绿化面积最大(12.30km~2),环城水系绿化面积最小(2.21km~2),环城水系景观廊道主要集中在市中心五个区内。在廊道数量和面积上都以大东区最多,其次是沈河区和皇姑区,和平区和铁西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较少。但在廊道平均绿地面积上和平区、铁西区、皇姑区排在前列。4.防护林廊道在各行政区的分布差别较大,在沈河区和大东区防护绿地最多,而新建区域原有自然绿地条件较好,连通性较好,容易建立起较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5.沈阳市道路廊道绿化树种应用,特别是行道树的树种应用以乡土树种为主,阔叶树种以杨、柳、槐、榆为主。针叶树品种较少,以油松、红皮云杉为主。乔灌比为1:0.62;针阔比为1:9.51;河流廊道方面,浑河景观廊道针阔比1:19.6,乔灌比1:0.6,蒲河景观廊道针阔比1:5.7,乔灌比1:7.1,环城水系针阔比为1:3.5,乔灌比为1:1.4;防护绿地树种较为单一,阔叶树以杨树为主,针叶树以油松为主,针阔比1:42.1;乔灌比1:0.28,景观缺乏层次,仅仅满足生态防护功能。6.道路景观廊道节点是一个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沈阳市道路廊道重要节点大多为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园绿地,本研究发现全市还存在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覆盖盲区,尤其在于洪大韩地区、于洪新城地区、建设大路以北、浑南大道以南地区较为明显。可以在2000m~2以上公园绿地的布局方面进行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