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服务农村经济的。受农业产业特殊性的影响和制约,目前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并不及城市金融体系庞大和结构复杂。正在致力于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重庆,除了发展城市金融外,同样要拥有完善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历史证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完善的和功能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率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来动员资金并促进资本形成,农村地区要实现快速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提出了“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对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深入剖析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模式,以及探索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培育机制。首先,本论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培育的理论基础进行回顾,在此理论基础上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培育的经验,接着对本论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即金融要素市场及其分类、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保险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期货市场等)的发展现状,审视当前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效率和有效性;再次,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监管模型,讨论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规范发展机制;然后,基于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视角,提出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功能定位、培育路径以及发展模式;最后,根据全文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何通过以市场为主导、辅之以一定和适度的行政干预或金融管制来推动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培育,研究完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培育的政策建议。对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现状调查分析表明:①受农业产业特殊性的影响和制约,目前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基本只有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保险、外汇等其他服务较少。②农村信贷市场直接关系着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生产生活,但重庆农村现存的信贷资金投入不足、正规金融贷款难、小额贷款供求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③重庆的农村保险市场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体制不健全以及社保覆盖面小,无法保障当地农业的正常生产和农民的生活质量。④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突破口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目前土地价值的评估定价模式急待解决。⑤重庆的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是农村期货市场的一种尝试,仍未形成规模,还处于探索阶段。现状调查结果说明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还处于非常薄弱的地位,但是,为了配合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为了服务“三农”的需要,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是当务之急,而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培育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市场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基础之上。金融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经营者和监管者,而金融市场的培育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机构经营者和监管者之间围绕获利和违规的一系列重复博弈的结果,农村金融市场亦如此。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经营者之所以想违规,是因为违规后可获利超额收益,超额收益越多,违规获利的诱惑力就越大;经营者之所以不敢违规,是因为违规后可能受到严厉的处罚(即市场规则的强制力)。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完善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着力服务于“三农”建设,使重庆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障农民经济生活需求,这就是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功能定位。而培育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整合相应的金融要素资源,培育适合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其路径选择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选用合理的农村信贷市场的供求模式,②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险市场(即实物、权属、人身保险),③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即产权市场)的新型机制,④明确农村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⑤建立其他农村金融要素市场,从而完善重庆农村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以达到为农村经济助推、为农业产业化护航、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的目的,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