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兴安落叶松水分参数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优势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平均增温速率和夏季干旱强度、频度明显偏高的东北地区,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控雨试验,模拟干旱对兴安落叶松水分参数的影响,探讨兴安落叶松应对干旱的生理生态行为。控雨试验于2012年5月至9月进行;干旱胁迫解除后,兴安落叶松在复水期间的监测从2013年5月开始,到9月结束。本研究包括:减雨100%处理(100%控雨)和减雨50%处理(50%控雨)两个干旱梯度,以不控雨为对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自然环境减雨致使土壤水分降低的实验条件下,干旱对兴安落叶松P-V曲线水分参数的影响主要呈现在渗透势的变化上,同对照相比,100%控雨、50%控雨Ψπ100、Ψtlp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4.7%、14.0%,16.1%、7.3%;而三个处理兴安落叶松RWCtlp/ SWCtlp、AWC均相近,则说明兴安落叶松在降雨减少导致土壤含水率降低时,P-V曲线水分参数指标基本保持稳定。此外,短期的干旱对P-V曲线水分参数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变化集中在生理活动旺盛的6月和7月,此时Ψπ100、Ψtlp、RWCtlp和AWC降低,ε升高。少数变化出现在5月和8月,9月没有发生。同对照相比,100%控雨、50%控雨小枝清晨水势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87.3%和46.9%;小枝中午水势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1.5%和15.2%;而小枝密度平均上升幅度为5.7%和3.7%。两个干旱处理兴安落叶松,通过增加细胞内溶质浓度,来进行一定的渗透调节,同时通过降低气孔开度,来减少水分损失,以保持相对稳定的中午小枝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在等水/非等水行连续体中,具有近等水植物的特征。干旱胁迫解除后,在复水过程中,两个干旱处理兴安落叶松小枝P-V曲线水分参数在相同月份内,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100%控雨兴安落叶松小枝恢复程度较低,清晨水势5-9月显著低于对照;中午水势6-9月显著低于对照;小枝密度8月显著高于对照。而50%控雨恢复程度相对较高,小枝清晨水势6-9月显著低于对照;中午水势只有9月显著低于对照;相同月份内,小枝密度同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说,干旱对兴安落叶水分参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不同干旱程度来看,100%控雨对兴安落叶松水分参数的影响均大于50%控雨。复水期间,上述参数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恢复度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同时,兴安落叶松体内出现了补偿现象,补偿指数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果胶低聚糖(OGAs)是较早被发现的植物低聚糖,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低聚糖,它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果胶酶和果胶裂解酶酶水解柑橘果皮渣制备不同
心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其导致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其病理基础。关于AS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