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自体脂肪组织是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代用品、异体及异种材料。但自体脂肪移植面临术后吸收率高、存活率低的难题。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后的生物学转归过程中,早期提高脂肪细胞耐受缺血缺氧能力,减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建立及时、充分的血供,移植物及时再血管化时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4,Tβ4)具有促血管再生、抗纤维化、抗炎及抗凋亡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因此,我们设想将Tβ4促血管生成和减少纤维化等作用应用于脂肪移植,从而提高游离移植脂肪的存活,为脂肪移植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研究方法: 提取兔颈背部脂肪,在游离脂肪颗粒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胸腺素β4,将游离脂肪组织移植到兔耳,术后应用核磁共振扫描移植物,相应的时间点取材后,大体观察移植脂肪细胞存活情况,评估存活脂肪组织的湿重和体积,行HE染色及评分,BODIPY-FL活体荧光染色细胞计数评估脂肪细胞活性,应用CD31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新生血管计数,综合判定胸腺素β4提高脂肪细胞存活的作用。 研究结果: 1.术后2、4、12周对移植物行体外增强核磁MRI扫描,计算增强扫描下移植物的积分光密度值,A组和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01),并且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这表明胸腺素β4提高了移植物的微循环灌注。 2.在研究胸腺素β4促进游离移植脂肪组织存活时发现,术后2、4、12周提取移植物,测量其湿重和排水法后的体积,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HE染色后观察移植脂肪细胞存活情况并进行评分,A、B组的脂肪组织完整性明显高于C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01)。胸腺素β4能显著促进游离脂肪组织的存活率,大大降低脂肪组织的纤维化率,同时发现脂肪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加,明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3.术后2、4、12周,A组和B组BODIPY-FL阳性的脂肪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C组(p<0.05),B组BODIPY阳性脂肪细胞多于A组(p<0.001)。 4.对移植物进行CD31免疫组化组染色后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显示,高倍镜下A组、B组棕色阳性血管的数目均显著高于C组(p<0.001),并且两两组之间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研究结论: 胸腺素β4可通过提高脂肪细胞对早期缺氧耐受的能力,保护脂肪细胞的完整性,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提高游离移植脂肪的存活,是一种潜在的促进游离移植脂肪的成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