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作家转型的“中国化”策略探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先锋小说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凭借着其在语言和形式两方面的巨大变革在中国当代文坛影响深远。八十年代名噪一时的先锋文学,在九十年代因时代氛围和自身创作的瓶颈而渐趋没落。以苏童、格非、余华为代表的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创作者,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作品呈现出以一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重视与回归心态,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资源的局面;先锋作家由八十年代“先锋”时期的“向西学步”转向向隐匿已久的“中国叙事”的回归。在创作态势上,呈现出“注重故事性”,“重回历史”,“向传统文学寻找资源”等共性;就具体作家而言其创作面貌又各不相同:如余华的本土化、民间化转向;格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倚重;苏童在叙述姿态上的古典化回归。先锋作家代表余华、苏童、格非创作转型的“中国化”策略,主要是围绕着“民间”和“古典”两个维度展开。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将通过对三位作家转型前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相关文本的细读;对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及文学环境的分析等方式来解读三位代表作家的“中国化”策略及其创作转型所昭示的传统文学叙事资源与当代文学发展之关系的命题。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先锋作家转型的时代背景;探讨先锋作家在九十年代所面临的创作困境以及三位代表作家为何会选择“中国化”的转型道路。正文自第二章开始,通过研究余华、苏童、格非的创作历程,对比分析他们转型前后的创作实践,归纳他们各自的“中国化”转型策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归纳他们“中国化”转型策略的个性和得失。第二章主要分析余华对民间重塑与对生存主题的探究;第三章主要讨论格非对“红楼梦”笔法的借鉴,对古雅语言艺术的追求;第四章主要探讨苏童传统的叙事风格,意象化的白描手法;第五章总结了三位先锋作家代表“中国化”转型创作实践的文学史意义。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化”的内涵于“先锋作家”而言,是指非西方的,指向中国传统的叙事资源:如世情小说传统;话本小说特质;诗性传统;注重故事性;古典雅致的语言;古典意象的运用;用典等。
其他文献
摘要: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是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聚居地。在这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得木里藏族文化得到不断发展与丰富,带动其节庆体育的不断发展。木里县相对封闭、民风淳朴,节庆体育保留了自身的存在方式与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对木里藏族的节庆体育历史起源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存在的影响节庆体育发展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
介绍了车载电子设备机柜型材截面形状的应用,讨论了机柜造型、色彩、通用化、尺寸系列及安装接口设计要求.通过车载电子设备机柜结构造型与通用化、系列化设计,实现车载电子
无论人格权法采取何种立法模式,人格权都是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一般人格权是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中权益的典型体现。侵权责任法应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从而与侵权法上的停止侵
概念书是一种基于传统书籍、寻求表现书籍内容可能性的另一种新形态的书籍形式。概念书可以展示设计师的创造力,也对传统书籍未来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因此,对概念书的关注具
介绍了数控自动编程中一种处理刀具半径补偿的算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程序实现过程,其对数控加工源程序进行编译处理能得到所需的刀具中心轨迹.
公民参与已经成为当今国家政治治理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有序的公民参与更是中国政治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但在现实中,人们对有序公民参与内涵的解释存在着差
本文对乌兰察布市相关的地理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开发平台选用ESRI公司的Arc GIS Server9.2,根据我市地理数据特点和实际要求,制定了设计方案,结合Arc-GIS-Server特点开发完成乌兰察布市基于Web服务的地理数据发布系统。
平等优质的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础性公平,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但城乡二元结构、消极差异化的政策取向和片面均衡的管理体制依然是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