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期显微外科修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五种一期修复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方法的疗效和经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应症。方法:2001年4月~2007年4月,21例跟腱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用五种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患者年龄5-56岁。其中车辐轮绞伤10例,其他车祸伤4例,切割伤3例,压伤3例,运动伤1例。修复方法采用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推进肌皮瓣移植1例,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1例,带腹直肌前鞘的脐旁皮瓣1例,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跟腱缺损长度2.5cm-Scm,皮瓣面积最大32cm×11cm,最小6cm×5cm。疗效评定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结果:①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完全成活,完全成活率达100%(18/18);1例脐旁皮瓣完全成活;1例股前外侧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二期拉拢缝合消灭创面;1例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远端表浅坏死,换药消灭创面。②3例分别行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推进肌皮瓣、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带腹直肌前鞘的脐旁皮瓣者均因随访时间短或失访,未做评定;余18例跟腱重建患者经术后3—26个月,平均15.4个月随访,无跟腱再断裂发生,优13例(72.2%),良4例(22.2%),差1例(5.6%),优良率占94.4%。结论:①腓骨短肌腱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一期修复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修复跟腱中远段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②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皮瓣具有同一切口一次手术完成,术后粘连轻的优点,适合于跟腱重建后加固,减少粘连,尤其适用于跟腱冠状面部分缺损的修复。
其他文献
王守儒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病、牙周病、颌面部肿瘤、颞颌关节病及牙体病等。口腔感觉异常是一组以舌部为主
本文详述了±800kV特高压直流系统用直流断路器的功能作用,介绍了直流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依据实际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有关条件与参数,应用PSCAD/EMTDC程序对直流断路
随着月球大量工作的进行以及深空探测的研究,人类对其地表构造与内部机制产生的好奇心愈来愈大。本文主要是基于更高精度的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从嫦娥数据处理、图像匹配到月面DEM重建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于嫦娥二号数据来说,由于所获取线阵CCD影像数据的分辨率为7米的特点,其精度明显高于嫦娥一号,因此本文对嫦娥二号影像数据做了大量的研究。首先利用嫦娥二号数据建立月面DEM重建,在
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为此,建筑师们在造型、空间、材料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但这些探索多囿于风格和形式层面。论文从“观景”角度切入,在“建筑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并以黄山市为
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新课程改革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提出要求:“具有勇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体现就是创新思维
基于地铁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对地铁建设的空间时序以及网络发育差异进行归纳,结合相关数据推导出地铁规模的匡算模型,并依据地铁系统的属性指标组和网络指标组对世界121个城市
针对长壁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工作现场不易进行调试开发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半实物实时仿真方法。使用VC结合3DMAX、OpenGL编制仿真软件,与控制器通信,实现了液压支架
陈式太极拳作为最优秀的武术拳种之一,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作防身、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还可以用于表演、娱乐,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我国
人类微生态是寄居在人体中的微生物聚集体,且主要存在于胃肠道(GIT)中。肠道微生态随着人体发育而演化,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微生态会影响宿主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