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在1999年提出了开展全面素质教育。而与素质教育对应的应试教育是我国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选拔人才通用的方式,也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选用人才的方式。目前,如何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并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素质教育已经被普遍认可为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式,限制于目前社会体质现状,素质教育在20年的推广中仍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首先对素质教育定义与特征、国外素质教育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深圳市某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描述,利用问卷对学生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解,并提出了目前深圳市某区中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学校动力不足;政府角色不清。其次,通过博弈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学校、家长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从更深层次了解素质教育无法有效实施的原因。在学校的博弈中,不论是成绩决定效用还是综合素质决定效用,或是教育资源存在差异时的博弈,只有资源较差的学校在自主招生足以抗衡普通中高考选拔时,学校才有可能进行素质教育,否则,应试教育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在家长的博弈中,家长的选择是和自主招生的概率、出国留学等外部机会相关的,如果这种机会达到一定的水平,家长会乐意给孩子减负,即选择素质教育,否则,应试教育仍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在政府干预下,通过合理平衡政府奖励和惩罚的力度,如对学校的资源供给、对学校领导的行政处分,学生竞赛成绩的加分政策等,可以促使学校和家长采取素质教育。最后,提出未来素质教育实施需要采取的措施:健全“自主招生”;鼓励“特色办学”;增强“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