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私家车在中国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普及率迅速攀升,而居民消费率却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本文将立足于中国实际,基于地位寻求视角,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与2013年两轮微观家庭数据,建立微观面板,研究居民家庭购车决策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2011年和2013年两期的截面数据,研究家庭购车支出的影响因素,从而对中国居民家庭私家车需求及背后隐藏的地位寻求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私家车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否与地位攀比有关,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居民追求地位的攀比行为,从而促进汽车需求的激增,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发现:(1)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居民家庭私家车在购车决策和购车支出方面均有显著的地位性特征,即私家车需求的激增与地位寻求动机有关;(2)收入差距的扩大会进一步强化家庭的地位寻求动机。在购车决策方面,收入差距对地位寻求动机的强化作用对中高收入群体更明显。而在购车支出方面,收入差距的拉大会进一步提高家庭购车支出水平,且收入差距对中低收入家庭地位寻求动机的强化作用在逐步增强,而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地位寻求动机的强化作用在逐步减弱;(3)住房对家庭私家车需求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且对中低收入家庭和中高收入家庭存在差异;(4)已拥有的汽车量对家庭私家车需求的影响在购车决策、购车支出方面以及不同收入组间均存在差异;(5)家庭人均收入、家庭财富、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等控制变量对私家车的需求也存在显著影响。最后,本文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控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