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有机化合物和三种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有毒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选择丙烯酰胺、苦味酸、联苯胺、吡啶、1,2,4-三氯苯五种有机化合物和吡虫啉、三唑磷、哒螨灵三种农药作为毒物研究的对象,以水生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代表生物—普通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为试验生物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生物毒性试验。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获得了:丙烯酰胺、苦味酸、联苯胺三种化合物对小球藻的48、96hEC50值,五种有机化合物对大型溞的24、48hLC50值,五种有机化合物对斑马鱼的24、48、72、96hLC50值,以及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24、48、72、96hLC50值。由五种有机化合物对大型溞的慢性毒性试验,获得了五种化合物对大型溞的存活、繁殖、生长的无可见效应浓度和最低可见效应浓度,并据此估算出了五种化合物的毒物最大允许浓度;通过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慢性毒性试验,获得了三种农药的14天生物浓缩系数(BCF14)。 根据国家环保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中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划分了五种化合物和三种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等级: 1.五种化合物对大型溞的毒性等级分别为:吡啶无毒,苦味酸微毒,丙烯酰胺低毒,1,2,4-三氯苯中毒,联苯胺高毒; 2.五种化合物对斑马鱼的毒性等级分别为:丙烯酰胺、苦味酸和吡啶为中毒,联苯胺和1,2,4-三氯苯为高毒; 3.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等级分别为:吡虫啉中毒,三唑磷高毒,哒螨灵剧毒。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五种化合物和三种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乃至人群健康的危害。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对近年来关于渗滤液处理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对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目前各类处理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采用对向靶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系列(Co, Fe)-C 颗粒薄膜样品,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用原子力显微镜、X 射线光电子能谱、X 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研究了样品的表面形貌、成份、微观结构和磁性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态CoxC100-x(30≤x≤40)颗粒膜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比硅基片的表面粗糙度小,而Fe48C52颗粒膜的Ra值比硅基片的表面
当我们已经感受到石油涨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抱怨空气质量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这似乎也暗示着能源和环境问题已如鲠在喉般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太阳能无论是储存量还是可利用性都是无比巨大的,而半导体就具有良好的转换和储存太阳能的功效,与此同时衍生而出的便是半导体净化污水的光催化性能。ZnO作为宽禁带半导体(Eg=3.37eV),具备着强大的转换和储存太阳能的潜力,同时也是光催化领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百余年以来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备受关注的挑战性课题,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致力完全解决的课题.本文选取三峡库区云阳县龙角新集镇镇址边
该文以1973-2003年的中国当代环境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作用、主要问题和历史启示,得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研究揭示了真空压差铸造法的工艺原理及其设备设计原则,提出了具有高度线性化充型特点的真空压差铸造工艺方案,成功开发了新颖的真空压差铸造法试验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该
以两种Ti含量不同的含P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借助TEM研究了其生产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分析了FeTiP的析出机理。借助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统计了试验钢中的细小析出相及其
传统方式(锻造、镦粗、拔长等)加工的金属成形件最终的力学性能取决于内部显微组织的热历史依赖性,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金属成形件更复杂的各项异性,使其力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