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台以来,佛教道场相继恢复,佛教教育逐渐展开,自八十年代起,内地兴办了大批藏语佛学院,现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开展和正在筹办的藏语系佛学院培养佛教人才的事业。但是新的社会背景下应如何进行现代藏传佛教教育,创造怎样的现代藏语佛学院是值得探索的课题。现代藏语佛学院是以科学与哲学体系融汇传统藏传佛教,是建立现代藏语佛学院的宗旨。摆脱传统藏式佛教建筑的羁绊,赋予其时代精神,同时在校园的园林景观营造中体现地域特色,是本文力求探索的议题。论文以跟随导师的四川藏语佛学院工程设计为例,通过分析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园林的形制来体会藏传佛教本身的内在精神,并且贯通到现代藏语佛学院的设计当中,使现代藏语佛学院不仅满足宗教本身的精神需求与僧伽的使用功能,还要满足当代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社会需求。以其所处场地的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为研究背景,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景观设计过程中选址布局、空间对比、形式风格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地域环境与藏传佛学院结合的方法。从而资鉴于现代佛学院设计和建设。文章分为5部分。第一章(绪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缘由、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提出了藏传佛学院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背景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别阐述川西传统园林与藏传佛学院景观进行简述,并简单分析总结了川西传统园林与藏传佛学院景观的发展起源、功能需求与设计特点。对比分析现代藏语佛学院的设计理论。第三章通过对川西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总结,提炼出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探索对现代佛学院景观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并通过对藏语佛学院景观川西园林化手法的研究,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第四章回归案例,从实践出发,对四川藏语佛学院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结论部分:通过对四川藏语佛学院当地环境特征与传统景观的研究,和对材料、元素等的引入与重组的实验之后,川西地方的佛学院景观不是纯粹的藏族形式,也不是单纯的复古,应该挖掘地域的文化内涵,以更加易于被接受的形式走进信徒、或佛学爱好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