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漫塔格成矿带是我国新的十大资源接替基地之一。横跨新疆、青海,隶属东昆仑成矿带,已发现铁、铜、铅、锌、金、钨、锡、钴等矿产。本文主要针对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中沿祁漫塔格山分布的铁多金属矿产进行研究。尽管前人对该区域的铁金属矿床做了很多工作,但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对区域找矿潜力仍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区域已有地质矿产、物探、化探资料,通过对典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同时对赋矿地层、岩浆岩、典型矿床、蚀变围岩等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铁多金属矿形成的构造环境、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作用及其规律性,初步建立了区域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型。研究认为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蓟县纪狼牙山组、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及晚石炭世缔敖苏组,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根据同位素测年结果,铁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通过应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地质调查研究,结合取得与成矿有关的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与已有矿床模型的对比等,进行科学的转化,提取可能存在矿(化)体的矿化性质及位置的综合信息,对区域控矿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资源潜力与找矿远景区):1、在区域地层(尤其是碳酸盐岩地层)中或岩体中,呈线型分布具一定规模的低缓弱磁异常具良好的找矿前景,许多异常已控制了区域主要矿床分布;2、1:2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控制了本区绝大部分的矿床,目前仍然未取得突破的异常区找矿潜力巨大;3、区域内岩浆岩和碳酸盐岩地层接触面的矽卡岩仍然有许多未揭露,在未揭露的矽卡岩地带仍然具良好的找矿前景;4、以往工作注重铁铜铅锌矿的找寻,对银、钨、钴、钼矿及稀有稀土元素重视不够,如果加大力度重视其它元素矿产的找寻,区内有望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