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举构式“X多X少”的使用较为普遍,它语义丰富,能够体现说话者的主观性,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观点。该构式由固定项“多”“少”和可变项“X”构成,固定项制约可变项的形式、词性和语义。本文遵循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以“三个平面”、“构式压制”等理论作为指导,运用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研究对举构式“X多X少”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动因。首先,在判定“X多X少”为构式的基础上,本文对“X多X少”中的构成成分进行了音节、语法属性、句法功能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从音节数量上来说,“X多X少”结构中的“X”的主要为单音节。“X多X少”音节数量为偶数对称,结构语义并列,音步节奏与语义和语法一致,平仄的搭配、声调的高低使得“X多X少”结构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从语法属性来说,这些能够进入结构的“X”主要是动词、名词、偏正式结构、动宾结构。对举构式中的固定项“多”“少”为形容词,表示量的大小。在句法功能方面,“X多X少”结构主要是充当单句的句法成分,也可以在一些具有熟语色彩、高频使用的句子中充当复句的分句。第二,对构式的语义进行分析得知,“X多”和“X少”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为并列关系,具体的语义包括选择关系和并存关系两种。“X多X少”结构具有丰富的语义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提供量的选项,包括并重两极量和偏义两极量;二是表达量的对比;三是表达格式整体凸显的“X”;四是表达“无论X多还是X少”的构式义。第三,在语用方面,“X多X少”结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和其他相近结构组配使用。“X多X少”结构在语体上倾向于口语语体,能够凸显说话者的主观性,加强主观情感的表达效果。最后,“X多X少”的形成机制主要有类推和构式压制两点,构式的形式主要是从无标记并列结构的形式类推而来;构式压制体现在结构对“X”在音节长度、词性及语义、所指上的一些准入限制及压制三方面。对举构式“X多X少”的形成动因主要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促使格式产生,同样促进了格式的发展。“X多X少”的含义丰富,能够凸显说话者的主观意识,表达说话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倾向,是一个对语境依赖性较强的对举构式。“X多X少”代表了一类特殊的反义语素对举结构,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对举构式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