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国家对市场主体和业务进入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总称。国家通过设立各式各样的准入门槛,旨在维护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近两年来,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发生了众多的变化。从2013年《公司法》修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制以来,“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使市场准入的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我国有关公共安全行业的立法对市场准入制度也渐渐完善。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既充分尊重市场主体自由,又保障经济秩序安全,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又极具特色的、综合的、有机协调的制度体系。不可否认,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前它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我国商事登记法较为混乱、市场准入制度中存在差别待遇现象,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滞后等。鉴于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影响巨大,以及该制度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急需解决与完善,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研究。本文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从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开始,对市场准入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我国学界在概念上的分歧,对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应有之义进行了界定,紧接着以概念为出发点概括出了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厘清了相关的内容体系;其次,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简单介绍,指出国外相关的特色制度,为我国今后改革提供若干借鉴;然后,通过对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最近发展的回顾,指出当前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当前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经验,为我国今后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若干建议。本文在研究上注重对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上有关市场准入研究的借鉴,并吸收这些学科里有关市场准入研究理论,力图使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更加充实和完善。此外,注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理论对实践变革的回应,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