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数概念是学生(幼儿)数学学习的基础,会对学生(幼儿)集合概念、量概念、空间概念等的学习和视觉空间、分类、排序、数数、数量估算等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是数学教育中最易出现问题的内容之一。学生(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的经验有着密切关系,数学教材作为传递学生(幼儿)间接经验的媒介之一,会影响其发展。同样,数学教材的衔接也会影响小幼衔接的发展。农村一线教师对数学教材的依赖性很强,数学教材衔接的适宜程度会对农村小幼衔接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笔者选取河北省定州市现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一年级数学教材和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大班教材共16本为样本,进行农村数学教材"数概念"的小幼衔接研究。本研究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课程目标的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对数学教材"数概念"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同时结合农村一线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分析教材小幼衔接的现状,并针对现状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是"数概念"教材衔接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数学教材"数概念"存在问题的危害;第四部分是"数概念"小幼衔接的建议。笔者发现农村数学教材"数概念"的小幼衔接现状为:合情推理、数量估算出现衔接空档;基数、序数、数的比较重复设置;大班教材计数目标设定过高;两阶段教材对学生(幼儿)好奇心的培育关注不够;教材中"数运算"的衔接适宜,但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相应建议是:1.增加两阶段教育者的交流与学习,填充衔接空档2.详细了解学生(幼儿)的掌握水平,减少知识点的重复3.针对每个学生(幼儿)的水平,合理设置弹性化衔接目标4.加大学生(幼儿)好奇心培育的关注度5.加大教师有关教材及小幼衔接培训的力度,减少教材及使用过程中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