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公共空间作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对象。随着今年来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化,对于居住环境应该怎样变化,怎样深入的结合先进而正确的发展观做出调整,是一个摆在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而有意义的课题。对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评价,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前面,我国近年来也有不少相关的评估体系出台。这些评价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性,但针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特别是建成后居住区公共空间,较为全面地评价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都还缺乏研究的深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的初衷就是尝试寻找适用于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评价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在评价模式上结合使用行为评价方式,让评价模式更加合理。并借评价的深入展开,总结分析适用于可持续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议。本文首先列举分析了国内外重要的绿色评估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点,对其关注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给出了设计和评估相关要点、原则,又在综合了征求到的相关行业专家意见后,确定了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的评分过程中综合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等,让权重的确立和最后的评分结果更加科学。然后采用使用行为评价的方式,对绵阳市的三个不同规模的住区进行评价,通过行为测量法,统计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公共空间中的使用行为方式和设计意图的符合程度,这有利于直观的掌握使用行为方式与环境的联系,有助于创造出满足人类行为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空间就是深层次意义上的具有舒适性的环境空间,也正是可持续公共空间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