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互市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利权外溢,漏卮洞开。为挽利权塞漏卮,维护民族经济利益,晚清国人提出振兴农业、整顿土货,以与洋货“商战”和“农战”。这种“兴农抵洋”的经济民族主义观,警醒晚清人士认识世界争竞之世局,改变了传统的“农本”思想,注意到农工商业的和谐发展之重要,将“农”与“工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晚清农业的发展。然而晚清千疮百孔而又百业待兴,振兴农业、挽回利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诸多层面,欲达目的实属力不从心。 本文拟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晚清“兴农抵洋”、维护民族利权的历史面貌,试图揭示晚清人士“兴农抵洋”、挽救利权、谋强求富之实态,并从这一侧面窥视晚清兴农与挽利权之两难和近代农业转型之面相。